“阿亮,你这脑子是什么做的啊!”
二嫂看着吕时亮,笑问道。
张治和跑长途的,见多识广。他自已的商业头脑就不错,吕时亮一说,他就明白了吕时亮所说的做法的好处,也跟着赞扬道:
“普通低价款吸引人流,中高档挣钱。
你这想法的确不错。
拿太多颜色款式低价的衣服,都让客人挑花了眼,满足顾客的需求,谁还买中高档衣服呢?”
昨天在批发市场上了解价格,今天直接上门扫货。
二嫂直接以代理商经销商的姿态去谈。
90年之后,国内市场从产品紧缺走向了商品生产供应充分。
由80年代的“倒爷”
式经销商走向了“坐商”
代理经销模式。
80年代商品紧缺,厂强商弱,能找到门路搞来货源的就能发大财。
随着改开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企业不断增加,供应逐步充分。
一部分倒爷凭借其雄厚的资金规模和强大的销售规模,发展成了代理商经销商,控制了制造商和零售终端之间绝大部分的产品交易。
新企业风起云涌,变成了制造商对经销商的争夺。
这些代理商和经销商们,到90年代反过来了,制造商得求着他们销货;而控制着“较受欢迎和能挣钱的产品”
,下游零售商也“有求于”
他们。
成了足不出户、“坐”
在店里轻松挣大钱的“坐商”
。
这个时代,大陆刚从物资紧缺走过来的人们,刚刚满足从无到有的阶段,品牌还不凸显。
服装的营销渠道主要是批发市场。
在物质匮乏和个性化不彰显的年代里,一个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就是一个公开的竞价平台,满足了各类商户和消费者的需求。
93年,在沿海做生意其实很简单,背靠外贸公司抄作业。外贸代加工服装,面料多样,款式新颖。供应国内的生产商照样子生产出来,和家门口的代理商谈好代理协议,批发向全国的零售商销售就能发大财。
但争夺不来代理商经销商,产品就要积压,只能低价处理,风险正逐步加大。
做外贸的才是最挣钱的。
此时的工业系统,只有国有服装企业、外资企业和一部分已经做大的乡镇企业能拿到出口配额。
出口导向型的服装企业日子是非常好过的,搞到出口配额是服装企业的头等大事。
沿海所有有实力有规模的服装企业,三来一补企业,都是出口服装加工厂,都去做外贸。
只要搞到配额就行,完成生产和获得利润变得是应该的,而内销导向的企业还是很辛苦的,在不规模的市场环境中挣扎。
没有资格去做国际贸易的中小型服装企业,特别是刚刚建立的私营企业,它们只能老老实实去做充满了风险,又相当不规范的国内市场。
甚至不少做出口服装的企业接的外贸单,都再次外包给这些私营企业代工。
满足为进口品牌做加工成为许多粤东服装企业发展的首选,并由此成就了粤东服装业强大的生产能力。
在九十年代初,这些中小型私企是被看不起的,被鄙视的,相比于那些做国际市场的服装企业,它们承担了更大的风险。
吕时亮他们找的自然都是中小型私企。
虎门一家没资格直接去做外贸的私营企业,从有资格做外贸的服装企业分包一些订单过来代工的私营企业罗老板,眼下就很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