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杀的秋风在无尽的黑暗中涌动,黑暗似乎从无形化作有形,随着秋风涌动。无尽的黑暗之海中,紫禁城浮沉其间,似乎随时有灭顶之灾。
廖南无和祖大寿并马而立,默默注视着黑乎乎的皇城,他们脸上都有一丝丝难掩的激动。稍稍落后一些,祖大寿身侧是外甥吴三桂,廖南无身侧是一员一身戎装的俏丽女将军,女将军身后是五百女兵。
廖南无早就到了皇宫外,看到袁崇焕被安全救走后,他就到了皇宫,与负责包围皇宫的吴三桂汇合。祖大寿刚到,成基命离开约摸一刻钟左右,祖大寿就到了。
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时,廖南无明确告知祖大寿、何可纲,他说不论做什么都好,就是不能在皇宫里有丝毫散失。在廖南无的要求下,祖大寿组建了一支由五百人组成的女军,进入皇宫后,就由她们负责皇宫里相应的大小事务。
祖大寿、何可纲对此没什么意见,他们都明白,不管军纪如何严明,都难保不生意外,而一旦生意外,那将对大帅的声誉造成极其严重的打击,而这也必定是大帅所最为深恶痛绝的。
组建女兵部队非常容易,下道命令就可以了。
袁崇焕主政辽东后,推行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政策,而祖家世居辽东,为当地望族,人丁众多,自然成了袁崇焕大力扶持的对象。
经过袁崇焕的倾力支持,祖家军成为了辽军的绝对主力,其成员主要是亲戚和乡亲。
祖家军军民一体,严酷的环境使得他们与女真人相似,出则为兵,入则为民,上马打仗,下马种地,各家各户聚在一起,既是家庭又是兵营。
这种拖家带口的屯守制度非常有利于稳定军心、民心,保家卫国在这里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女真人侵掠家园时,大家生,生在一处,死,也要死在一起,人人都会死战到底,极少有贪生怕死的逃兵,因而战斗力越来越强。
在这样的环境中,女子练兵习武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日积月累,祖家军中就有了许多身手矫健的巾帼英豪,其中的代表者就是廖南无身侧的女将军,祖大寿的侄女祖灿芝。
祖灿芝今年二十七岁,一身功夫就是男子也罕有其匹,但让女人上阵是男人的耻辱,所以尽管祖灿芝武艺高强,但一直以来她的职责都是保护家眷的安全,始终都没有施展身手的好机会。
一开始,祖大寿自然不会跟侄女说实话,他只是告诉祖灿芝,让她挑选五百名女子加以严格训练,如果到时检验合格,定会让她们有机会上阵杀敌。
接获命令,祖灿芝大喜过望,积极性自然高到不行,在短短七个月不到的时间里,祖家女军的战斗力得到迅提升。
“三桂,亮起火把。”
盯着前方,祖大寿头也不回地吩咐道。
随着命令传下,几乎在一瞬间,一条火龙迅蔓延,围住了整个紫禁城。肃杀的秋风中,一个个火苗吞吐摇曳,火把吱吱作响,仿佛紫禁城正在崩裂。
祯清宫中,自成基命离开后,崇祯就坐不住了,他不停地来回踱步。其间,周皇后和两位贵妃前来探望,都被心情烦躁之极的崇祯拒之门外。
当漆黑的夜幕突然被火光映红,崇祯愕然止步,惊问道:“怎么回事?”
“皇上,可能是火把,看来他们是把皇城整个包围了。”
看见火光的一瞬间,温体仁立刻快步走到院中,四下瞭望片刻,又快步回到崇祯身边禀道。
崇祯惊恐地问道:“他们……想干什么?”
温体仁正要回答,见王承恩一路小跑着冲进宫来,温体仁便闭上嘴巴,默立一旁。
王承恩的神色极是惶急,崇祯从未见过,便愈加惊慌,他急问道:“怎么了?”
皇宫中的礼数最是森严,不容丝毫僭越,一看见崇祯,王承恩本能地平静下来,他跪倒在崇祯脚下禀道:“皇上,祖大寿要进宫。”
“祖大寿要进宫?”
崇祯不解地重复了一句。
温体仁知道王承恩有些话一时不好说出口,便问道:“公公,祖大寿都说了什么?”
看了温体仁一眼,王承恩一咬牙,禀道:“皇上,祖大寿说要控制皇城,如果抵抗,格杀勿论。”
王承恩说完,崇祯脸上再无一丝血色,立时体如筛糠,整个身子哆嗦成一团,紧接着身子一软,瘫在了温体仁怀里。
“皇上保重龙体,保重龙体啊!……”
温体仁、王承恩、梁廷栋围在崇祯身旁,一连声地呼唤着。
过了好一会儿,崇祯猛地挺直了身子,急问道:“成基命呢?袁崇焕呢?”
把崇祯扶在龙床上坐好,温体仁跪着禀道:“皇上,看来事情有变,成大人所言极可能落空了。”
崇祯茫然问道:“那怎么办?”
温体仁道:“皇上,皇城守卫根本无法抵挡辽军的攻击,现在暂且只能答应祖大寿这帮佞臣贼子的要求。”
崇祯突然眼睛一瞪,道:“不,朕决不答应,宁死也不答应!”
温体仁道:“皇上,事情还没有到那种地步,老臣料想那些贼子决不敢对皇上不利,而且时间拖上一天就会多一天的转机,到时各路勤王大军云集,情势必然会有转机。”
梁廷栋素来信服温体仁,见温体仁如此,他也跟着劝道:“是啊,皇上,俗话说留得青身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挨过这一关,皇上一定会铲除奸佞,中兴大明。”
沉默了好半晌,崇祯有气无力地道:“好吧。”
见崇祯松口,王承恩立刻道:“皇上,是不是把皇后和贵妃都请来?”
这一次,崇祯没有犹豫,立刻准奏,王承恩于是立刻下去安排,他一方面遣小太监去请皇后和贵妃,一方面亲自去与祖大寿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