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胖子疑惑道:“还缺什么,咱们的木工工具已经不少了。”
他们之前打制的各种凿、铲、刨已经一大堆了,光刨子就好几种。
肖恩道:“木屋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梁和坊,而这些木料都是长条状的,需要先将圆木开板、归方。”
“开板、归方是什么意思,是要将圆木切成木板、木方么?”
白雷雷问道。
肖恩点点头:“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开板就是将圆木切成板。归方就是将木板按需要的尺寸加工成木方,使其横平竖直。而要进行这两道工序,我们还缺两种工具,一是大锯,二是墨斗。”
肖恩之前制作过两把框锯,按锯的用途分为两种,一把是顺锯,用来顺着木纹锯木头,像开板就需要这种锯。另一把是截锯,用于垂直于木纹锯木头。这两种锯的锯齿排列有所区别。
“我们之前制作的顺锯,开小一点的木料没问题,但如果要盖房子,对大木料、长木料开板,就显得力不从心,还需要做一把大锯,能够两个人一起操作,这样开板效率才能提高。”
开板是个力气活,要顺着圆木从头锯到尾,俗称“拉大锯”
、“扯大锯”
,对体力、耐力、技术都是考验。
“大锯的制作方法和之前的框锯基本是一样的,只是更大、更长,再就是锯条与锯框垂直,而不是45度。
另外,开板、归方这些工序,都需要先放线,就是在木料上画线。之前放线我都是用尺子、绳子来画,应对短小的木料还能凑合,但长一点的木料就不行了,必须用墨斗。”
肖恩继续解释道:“墨斗的制作,主要是需要的材料多一些。”
王胖子问道:“都需要什么?”
肖恩介绍道:“墨斗由线轮、墨仓、墨线、班母等部分组成。对于我们来说,这几部分都比较容易制作。而比较难制作的,反而是最不起眼的部分,那就是墨汁。”
说罢肖恩望向王胖子,他们没有墨汁,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制作。
王胖子哦了一声道:“这个不难,墨的制作也算是穿越必备技能了,我看过一些视频,总结了一下,制墨的主要材料,其实就两个,一是颜料,二是胶。其它材料,像什么麝香、冰片都是辅料,主要起增香、防腐的作用。
颜料最上等的是油烟的黑灰,一般用桐油混合松油、猪油,燃烧收集而得,这个费时费力,用在墨斗上有点浪费;还有一种是现代工艺,现代墨汁一般直接用工业炭黑作颜料,但是炭黑是石油、煤炭等工业的副产品,我们还无法生产。
以咱们目前的条件,可以直接用‘锅底黑’。就是铁锅底部、烟道里附着的黑灰,用水飞法去一下杂质就可以。
墨斗对墨的品质要求不高,毕竟木工放线不需要长时间保留,也不讲究什么色泽、笔触、墨香,用锅底黑足够了。
至于胶,那是现成的,猪胶、鱼胶都可以。”
最近钓上来的鱼,他们收集了很多鱼鳔,洗净晾干用来熬胶,比猪胶品质更好。
沈曼如听他们讨论完,点点头道:“那这样吧,今天肖恩和胖子、金库就负责制作墨斗和大锯,其他人负责打下手,以及赶海、收集食物等日常工作。”
早饭后,肖恩就开始制作墨斗。
传统墨斗的制作,牛角尖是常用材料,他们没有牛角,用羚羊角替代,差球不多。
上次他们打了一只林羚,取了两根羚羊角,除了王胖子锯了四片角片之外,接近角尖端的一段肖恩特意保留了下来,用来制作墨斗。
羚羊角接近角尖的部分是实心的,肖恩利用实心部分挖出一个圆形的墨仓,再将角尖削掉一点,从中钻孔,直通墨仓。再利用后端空心的部分,将上下两面切掉,在左右两面上钻孔、穿轴、安装线轮。从线轮前端钻孔,也通到墨仓。
将数米长的墨线从羊角尖的孔中穿进墨仓,再由墨仓穿到线轮,缠绕到线轮上。墨斗就算制作完成了。墨仓里面一般塞上蘸有墨汁的棉球,墨线从中穿过,就能蘸上墨汁。
至于墨线的材质,一般用棉线比较多,他们没有棉线,就从烂渔网中抽一些纤维较细的网绳代替。
墨仓中需要放棉球,他们也没有,就找了一片破布代替。
线轮的制作,用木头刻一个小轮子,侧面看是一个沙漏的形状,方便缠线。轮轴处钻一个孔,中间穿一根粗铁丝当转轴,铁丝穿过线轮和羊角两侧的孔,从右侧伸出来再弯曲两下,当作摇把。
墨线的前端系着一个“班母”
,墨斗使用时,一般用班母固定墨线的一头,木工一只手拿着墨斗,另一手控制线轮放线,放好线后再腾出一只手弹线。
相传木工祖师鲁班明墨斗时,一开始还没有班母这个东西,他平时做工都是由他的母亲帮他牵着墨线的一头,后来他的母亲去世,鲁班就明了班母来固定墨线,为了纪念他母亲,就将这个部件命名为“班母”
、“替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