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娘不怎么吃茶,老太爷就让人也在养老院里备了西柚汁,一过来,就拿给她喝。
张美溪看自己爷爷的心情还不错,就坐在一旁,听他和底下的管事们说话。
&1dquo;青岛的电报已经收到四天了,说已经卸了船,还请了车马行的,往回运。”一个管事开口说。
&1dquo;算路程,这一两天也该回来了,天干没雨,路倒是好走。”
&1dquo;这个大旱,远近的十来个县秋粮都绝收了,今年出来逃荒的,比前几年早了许多,人也多。”
&1dquo;逃荒的不怕,别说几百,就是几万都不顶事,怕的就是匪。”
&1dquo;匪也不怕。”另一个管事接口说,
&1dquo;匪也不怕,这次运粮的几百人都是精壮里的精壮。”
&1dquo;匪也不怕。”老太爷也总结,说完又补充了一句:
&1dquo;这年头,这山东地面上,匪的民的,也不好分。”
几个管家纷纷点头附和。
种地的没粮吃了,自然也就要揭竿而起,土匪闹的太多了,全是抢人的,没有被抢的也是行不通的,到最后大部分还是回去种地。
老张家是大地主,家养匪徒,交通官衙,粮食多的几辈子吃不完,钱多的几辈子用不尽。
一看旱灾来了,张大爷日日出去忙碌,洋派的张太太都安静了许多。
他们怕的是,没有粮吃的灾民多了,十个里面总也要出来两三个当匪的。
听张老爷子和管事们议论了一会儿。
张美溪心里也有了底,转身回了自己的千金居,让人把老太太留给她的那个饰箱子拿出来,现在买粮最重要。
到第十天头上,张大爷回来了。周太太也回来了,周太太是让人抬回来的;周家大少爷也回来了,周家大少爷是被绳子捆着扛回来的。
管事们说的都没错,张家这次出去运粮,并不怕遇到灾民,甚至也不怕遇到更彪悍一些的土匪响马,但是,这次他们遇到的是兵。
其实山东这个地方的特色,不光是民和匪分不清,兵也分不清,摇身一变做官兵也是千百年来土匪的一大出路。
一开始的时候,张家的运粮队见的零星几百的灾民,根本就不放眼里,后来就遇到来拦路抢粮的兵丁。
肯定是兵,那些人服装统一,还会挖坑做掩护体,很会打枪,也会躲。
周太太是土匪当家人出身的安保队长,艺高人胆大,就站着指挥,中了两枪汉阳造,一枪在左肋下,另一枪在小腹。
汉阳造是汉阳兵工厂出产的,是民国时期的主流步枪,子弹极其长,足足的三寸。
幸好是冬天,又在户外赶路,周太太穿的极厚,子弹没有完全打进去,都露着头儿。已经挖出来了。
周大少爷是被人用绳子捆了,扛回来的。军校刚毕业的热血少年,听见枪响,就兴奋的嗷嗷叫,等到看见亲娘中了枪,顿时化身狂暴的猛兽。
周太太中枪后,决断的很,知道这是没有遮拦的大路,不占天时地利人和,立刻就让人放弃粮车,见使唤不动自己大儿子,也不啰嗦,叫人直接捆了,扛回来。
张家大爷到家后,立刻就召了管事们议事,整个平安县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电报房每天滴滴答答,每天几十上百份电报出去。
抢粮的人,明显就是兵,民国再乱,也有官府。张家迅猛集结着自己的武装,又施压给山东道山东府官方。
张美溪先去看了周太太。
周太太失血很多,已经虚弱的很,平躺在床上,吸气很费力的样子,但是头脑还很清醒。还挣扎着听进来出去的兵丁们汇报情况。
周边围了五六个医生,都是远近知名的,飞马请了来的。
几个中医,有穿长衫的,有穿马褂的,还有一个西装的洋派医生。
这些医生脸色都很差,
周太太的情况不太乐观。
张美溪又转身去看周家大少爷。
这个时候,帅的让人眼晕的男神,已经形象大变,手脚都被绑了,捆在一株歪脖子枣树上,少年还在低声吼叫,双眼血红,用力挣扎,带着那株老粗的枣树一阵剧烈的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