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胳膊圈起放在课桌上,将半个脑袋贴上去,眼睛慢慢的合拢起来,和周公相会去了&he11ip;&he11ip;
这么美好的春光,偏偏就有一堆急功近利的人不懂得欣赏,一定要辜负它。
三月,浙系的军阀大头目汪大帅,督抚东南五省,又在中央政府挂着一个执行委员的名头。
汪大帅文武双全,早年留学日本多年,学了一肚子经天纬地的学问,又有治国安邦的志气,他最佩服日本,言谈中必要提及&1dquo;明治维”。
&1dquo;明治维”是生在中华的邻国日本的一场社会革运动,由日本的统治阶层起,
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1dquo;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革,并且提倡&1dquo;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短短六十年的时间,日本就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汪大帅的意思就是,要把日本的经验在中国复制一次,他出任东南五省督抚以后,鲜的法令一道道传达出来。
其中就有一道&1dquo;废止中医”的命令,引起了轩然大波。
本来在民国的时代,中西和西医是相看两相厌的,中医认为他们是中华千年文化精粹的传承,和国文,国宝一样,要称呼自己为&1dquo;国医”,而西医是从西方传入的,就叫它们&1dquo;西医”。
西医们完全不同意这个称呼,他们认为,自己是代表了最先进的科学展,要战胜一切旧的封建糟粕,自称是&1dquo;医”,把中医叫做&1dquo;旧医”。认为中医是老旧的,应该被淘汰的。
就连国内的病患们,也是摇摆不定的,常常就有人爆料:
&1dquo;我得了重感冒,几乎不能喘气了,西医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让我卧床休息,喝点葡萄糖水,补充卫生素。差点就把这条小命送掉了。我改了去看国医,一副药下去,立刻出一身热汗,生龙活虎一样了。”
又有病患的说法完全不同:
&1dquo;旧医,有要经霜三年的甘蔗,又要鲜活的蟋蟀两对,全都是巫师的伎俩,这不过是一个传承千年的骗术罢了。”
又说:
&1dquo;我一直到死决不会麻烦中国郎中的。”
东南五省督抚汪大帅倒是一点不通医术的,他的理论,完全来自日本,日本的明治维,第一件事情,就是废除汉医,他自然也要照搬。
&1dquo;人体医学,其对象在于个人,其目的在于治病,今日之卫生行政,乃纯粹以科学医为基础,而加以近代政治之意义者也,今旧医所用理论,皆凭空结构,阻遏科学化,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
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之下,一道道限制中医的命令被送出来:
第一就是学校,禁止大中小学开设关于中医的课程,中医专门学校,全部责令停课。
第二就是杂志报纸,禁止刊登中医中药的广告,禁止介绍中药治病的理论文章。禁止对民众进行不科学的医疗理论的宣传。
第三就是对现存中医从业人员的处理,从业五年以上的,为了避免他们忽然失去工作,气恼滋事,所以可以继续经营。其余从业未满五年的,可以趁着年轻,赶紧投奔前途无量的医学事业吧。
中医界一下子就炸了窝,当时中国的情况,像上海这样的大型城市,中医中药的从业人员高达五千人,而西医才刚刚满一千。
大城市还算是在慢慢和国际接轨了,但是要具体到中国内6的普通乡县,有的也不过是县城有一两名西医,简直可以说,四亿中华同胞的健康卫生,大部分靠中医来支撑。
中医的人数又多,信众又多,声势又大。如今&1dquo;废除”的法令传出来,自然不会束手就擒,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起来。
那个传说中的神医,山东先生,竟然还想着在课堂上偷懒睡个小觉,可真是岂有此理了!
------------
o48高先生的跳墙绝技
最前沿的阵地自然是报纸,当时的国民政府,控制能力极弱,它说不让报纸刊登中医消息,报纸们那里会放过这样卖消息财的机会,早就擦拳磨掌了。
当时的报纸,投稿人都是用网名的,呃,说错了,都是用名的。先是有支持废除旧医学的供稿人,洋洋洒洒慷慨激昂的一篇文章,交到报纸编辑那里,编辑大喜,让人摘抄一份,坐了黄包车,紧急送到支持中医的供稿人那里。
支持中医的供稿人就仔细研读了编辑送来的文章,时而伏案疾书,时而在斗室内度步苦思,忽然想到一句妙语,激动的简直要蹦跳起来,电灯熬夜,做出一篇字字有针对的文章来,坐了黄包车,急忙送去编辑那里,印刷厂连夜开工印刷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