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瀚海义符好看吗 > 第175页(第1页)

第175页(第1页)

  殷赦居中而立,只见曲衍脸色郑重,上前慨然说道:“而今天下之势,方病大肿,望陛下明鉴!”

  作者有话说:

  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云云改编自贾谊的《治安策》

  第9o章输官

  殷错听得曲衍此言,不觉暗自心下一惊。

  只听曲衍续道:“太后偏信睢阳党等奸佞小人,变祖宗法度,掊克财利,民心不宁,而今陛下身继大统,岂能再容这些邪佞冒触宪纲,败坏朝纪,祸国殃民?”

  殷赦颔,冯杜陵也即上前言道:“陛下明察,睢阳党人罪状有三:一者,开中兴商屯,募商引盐纳粮,以致边屯囤粮渐少,难以自足,此滋生边患之因也;二者,改旧制为‘龙头册法’,折银代役,赋役合一征银,以至于富者缩资而趋末,天下之众亦难保不舍农桑趋商贾,此大伤我朝崇本抑末之国本也;三者,大兴兵戈,披甲扬旗,结下外夷之仇,以致连年来兵祸流离,黎民愁苦,纷离散逸,兵民殒命者,不在二十万之下,百姓劳累殚精,黎民怀恨于心,此兵患之深重也。若任由睢阳党之奸佞得以权势,社稷岌岌可危!陛下子匡母失,此所谓圣哲之荣。临事不固,奸佞乃作,陛下当以明君之德,坚守国本,圣王在位,天下化宁,方能保卫社稷安宁。”

  殷错听完却是不由得微微蹙眉,心下颇不以为然。

  曲衍、冯杜陵等人所言的“龙头册法”

乃是谢令光与睢阳党人所立的法。原本按照旧制,差役以人头计,而如今法则以田亩丁粮为量,力差、银差因丁粮之多而有别。无论富贫户,皆须登记册簿,多丁粮者居前列,承重役,少丁粮者居其次,承轻劳。豪富之家如龙头,微贱之室似蛇尾,故得其“龙头册”

名。此番法依照土地均平力役,均徭折银,百姓此后便可纳银由官府雇人当差,无须亲身服徭役,富农与乡绅大大失利,而贫农自己则多了余粮,减免了徭役,故而大大得惠。其后各地更可归并役目里甲均徭。此后折银摊丁入田亩,征收一体,既不损减赋役总额,又能统一核算各项赋税,按田亩均分,征收于全县,便是所谓的“赋役二途遂合而一”

,免了不少苛捐杂税。诸此折银代役、可纳银不当差等法,均是轻徭薄赋的利民之事。

  而至于“开中”

法,殷错与他麾下的边兵可更是大受益于此。倘若无法募商运草料米粮过来,他们河西边兵单靠戍兵屯田、就粮自赡,那是远远无法给军、无力应付连年战事,更罔论似如今这样打赢这么多场胜仗。

  但此法一出,苛捐杂税一少,士绅土豪趁机强占土地、盘剥百姓当佃农便大不如从前容易,且“龙头册”

一出,他们更是今不如昔,难免心生怨怼,而帝党一众人等,大多都是士绅、王公世家出身,与一手扶持睢阳党坐大、处处兴办社学义塾的睢阳商帮与邑南商帮等贵一派自然大为不同,眼下朝廷之中两党纷争不休也就不足为奇。

  殷错虽非文官,但到底也是手掌一方军镇的兵马大权,于政事上自然也不是一无所知。他自己出身殷氏皇族,又与殷赦十分亲厚,自然是被帝党视为倚重,故而如今此番帝党脑会聚太庙密议,殷错便也位列其中。但殷错此番一听曲衍、冯杜陵等人所言,心下却着实不敢苟同,只是碍于殷赦的情面,并未出言反驳,但却也不免心生惴惴之感。

  帝党诸脑商议不休,所言无一不是奉劝皇帝秉承前朝武宗之志,敕边关大军留守,使边吏约束,无生战事,与民休息,罢法而行旧政,大兴重本抑末之国本,故社稷复安。

  殷错越听越是心沉,暗自思忖道:“倘若帝党当真得势,我们边关那二十多万铁骑又靠谁来养?我的龙勒故土,又何时能够收复?唉,可是皇帝……皇帝说得也是,打仗总是不好,劳民伤财,每打一次仗,我尚是一军之长,坐镇军营之中统领大局而不必时时冲锋陷阵,尚且也要去了半条性命,更何况我军中的士卒呢?他们又死伤何辜?”

  他念及于此,不由得很是黯然,可一想到白狄人冲入城中,杀人放火、奸淫妇女等无恶不作的行径,又不觉紧握拳头,心道:“可是白狄人如此残暴,我们边关千千万万的百姓都要沦为白狄人的奴隶,他们来日又岂会有好日子过?我们舍生忘死,镇守边境,不就是为了使得黎民百姓免受夷狄侵扰劫掠,可安生度日么?”

  但他又想起自己一路来所见所闻,自己所效力的大楚朝廷亦是贪墨成风,百姓在殷楚治下,也是一般糠豆不赡、民不聊生,时时要受权贵欺凌,当真是应了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殷错不觉戚然,倒难得生出了一番迷惘之感,他看向听着诸臣商议、满是皇帝威仪的殷赦,忽然却觉得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竟而骤然间变得面目陌生起来,心道:“我如此这般夙兴夜寐,只为收复故土,可收复了故土之后,难道就当真是万事大吉了?无论是汉人做皇帝,还是白狄人做皇帝,都是一般的盘剥百姓,愈是位高,却又愈是忘本,谁做皇帝又能有什么分别?”

  他心下思绪如潮,对于帝党诸臣商议纷纷便不一言。待得诸臣言罢,各自告退,殷赦却眼望殷错,上前紧紧握住殷错的手,情真意切地说道:“皇叔,如今太后权倾朝野,近奸佞小人而远贤臣,败坏朝纲,殆将亡国之势,危及我殷楚江山。皇叔乃是朝中重臣,历经沙场,战功赫赫,又是父皇的亲近兄弟,血脉相连,朕向来知你忠君报国,继承父皇的遗志,救国图存。昔日汉高祖有子良,唐太宗有魏征,正如朕今日恰有皇叔之帅才,此是千载难逢之机缘,朕与皇叔君臣同心,又何愁不能力挽狂澜,一统朝纲,重归正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