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婢女能来书房看书,而且还能随意夹入书签,看来周小姐说的,不全是胡诌。
那日周诗语说宋恺跟他的婢女陈三有些不清不楚,她还有些将信将疑,宋恺好歹也是宰相之子,怎么会跟个婢女拉扯不清。
“哦?妹妹来宋府好几日,都未曾见表哥身边有婢女呀?莫不是表哥把她藏起来了吧?”
“没。她,她回家去了。”
有那样一身本事,怎么会甘愿留在他身边做个默默无闻的婢女?
宋恺的脑中又浮现陈三银白铠甲坐立于马上的英姿,凤眸冷冽,下巴微微上扬,俾睨天下的气势让人太难忘了。
察觉到他的失神,姜蓉悄悄掐紧了手指,她是第一次看见他这个样子。这样的表情是源自于他想起了某个女子。
随即她舒了口气,表哥不是说了她回家了,不在的人何必去在意,倒是那个周小姐,故意透露这些消息,才是别有心思。
“表哥,你写的文章可否能让我看一看?”
姜蓉出声把他从思绪里拉出来,宋恺眉心微皱,也现了自己的失神。
“可以,顺便听听表妹的高见。”
姜蓉同他一起来到书桌前,细细读了他的文章,宋恺文采斐然。加上在邑安城锻炼了一段时间,听过孔玉堂说过一些治水的方案,小小一篇治水论写的不仅才藻艳逸,而且建议十分中肯。让她为之侧目。
“表哥没去过江南吧?”
“没有,说来惭愧,远的地方只去过邑安城。”
他眼巴巴追去照阳关,又被陈三送回来的事情。打算烂在心里。
“邑安城靠西北,水少,故当地的官员都用堵来留住水,以备农田的灌溉;但江南不同,雨水丰沛,雨季水患时常生,因此,建议表哥将情况分开写,更加妥帖。”
“有理。”
宋恺抚袍坐下,重展开纸张,想沾墨的时候,却尴尬的现砚台中的墨汁半干,见状姜蓉挽袖舀了些清水倒在砚台中,拿起磨不急不慢的划圈圈。
“表哥还愣着干嘛,等会宋大人就要验收文章了。”
想到自家老爹,宋恺不再迟疑。将文章重写了一遍,按照姜蓉提的建议,把不同地方的治水方案分开写,这次不一会就写完。
姜蓉放下墨凑近看,恰好此时宋永昌来宋恺的书房,推门进去的时候映入眼帘就是姜蓉一手扶在宋恺椅子上,俯身和他一起看文章的场景,乍一看。两人男才女貌,颇有几分夫妻相。
“宋大人。”
姜蓉自然听见了门响,臻一抬看见宋永昌不苟言笑的盯着他们,她这才惊觉自己和宋恺离的近了,顿时红云悄悄爬上白玉似的脸颊。
宋恺浑然不知姜蓉是怎样的反应,见父亲来了,忙不迭把文章递过去,又期望又忐忑等候他的点评。
宋永昌眼睛盯着纸张,心里却有别的成算,儿子的文采几何他心中有数,给他出题无非就是想看看去邑安城的收获,草草看了两眼,颇为满意。
抬眼又撇见姜蓉一副少女怀春的模样,竟觉得老夫人的提议也挺不错。
“过几日你姜蓉表妹就要回江南过年,别老是待在书房,多陪陪她,明日叫上几个好友,去京郊的别院泡温泉。”
“啊?”
宋恺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自家爹这个弯拐的太猝不及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