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担山赶太阳 > 63要想富先修路(第1页)

63要想富先修路(第1页)

董绍斌说起陈年往事,记忆已经有点模糊,只能给苏望说了点大概情况。

十几年前,董主任还是大家口中的新员工小董,曾经奉命找律师把牛家堡村委会给告上了法庭。

当时是牛家堡村口的路还不是现在这种狭窄的条石路,而是坑洼不平的夯土路,主要是靠村里人一脚一脚踩出来的。

当时已经是9o年代了,林场的盘山公路都翻新了两回,改成了沥青路面,村民想要自筹资金要修成沥青路,实现村庄和盘山公路的无缝衔接。

这本来是好事,如果孟广林在的话,说不定还要主动安排工人过来帮忙,协助早日完工,以此来缓和两边的关系。

可当时的场群关系已经恶劣到极点,林场领导对牛家堡人平日的薅羊毛行为厌恶至极,一看他们要修路,立刻警觉地派人过来监督。

很快他们就现,村民在修路时扩宽路面,把两米多宽的路加宽到了十几米,这样虽然方便了村民外出,也有利于以后的车辆进出村落,可实际行为上却是没打招呼就毁坏了一些属于林场的树木。

这段路在人家村口,本应该是牛家堡人的土地,可树却是十几年前林场职工栽种的,主要是图离公路近好打理。

在林场范围内,没有上级部门的批准,任何砍伐都是禁止的。

于是林场上下同仇敌忾得理不饶人,采取了很多举措来阻止村民施工。

第一是从林场大门口卡住施工车辆运输工程机械和混凝土原料,第二是组织了近百人到工地和牛家堡村委“讲道理”

,第三是在平整好的,属于拓宽部分的路面上抢种补种树苗。

当时村里人闹过来,还找了乡镇政府来协调,林场据理力争寸步不让,董绍斌就专门去安平市找了律师,和牛家堡村委打官司。

苏望一听到打官司就来了精神,仔细打听了一下,不过董绍斌已经记不太清太多,只记得林场当时提交证据,但被告方一直没有应诉。

法院判决是牛家堡村委会先赔偿林场损坏的林木,再为他们的粗暴行为道歉,然后才能走正常程序向省林业部门报批,拿到批复后才能修路。

判决通知书送达之后,正赶上当时的林场领导换届,这件事也不了了之了。

“山里人狡狯,占便宜没够!”

董绍斌一边吐槽一边踢着脚下的青石条。

苏望跟着他进了山门,整个村子还像以前一样,安静沉闷了然无趣。

也难怪,村里迁走了一半人,剩下的年轻人也都外出打工了,只有挪不动腿的老头老太太,整个冬天就是蹲在墙根晒太阳,眺望着山门偶尔进出的人影。

扶贫工作组出现之后,老人们眼前一亮,相互交流两句,似乎在他们乏善可陈的岁月多了那么一点点谈资,可当董绍斌和苏望走过来搭话聊天,他们一个个又全都默不作声了。

苏望不死心,提议去村委找牛东杰聊一聊修路的事情,董绍斌赶紧对他使了个眼色,低声说这事情得先请示曹书记,经过领导班子开会商议之后才能实行。

苏望不服气了:“那也总得先调研一下啊,万一林场领导都同意了,村里人却不愿意,那不成了咱们一厢情愿?”

董绍斌语重心长地说:“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你觉得他们会不乐意吗?做工作先要守纪律讲规矩,其次才是敢担当和善作为!”

见苏望表面“是是是”

,神情却仍然有些不以为然,他也不说破,继续点拨他:“除了修路,你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修好了路也不能当饭吃,当钱花呀。”

他当办公室很多年了,已经很善于“启”

下属帮自己想主意,反正知人善任也是领导艺术的一种。

“这还不简单?开农家乐、搞民宿、卖山货啊……”

苏望胡乱应付着,他现在哪有心思往这方面深入思考啊,满脑子都是老耿说的话:“你莫小瞧了那条搓板路,就那两百多米,也是老孟花了半辈子都没完成的心愿啊。”

董绍斌皱着眉,不太满意地说:“想法不错,不过没什么新意。曹书记也打算和牛家堡合作,搞个乡村游项目,不过现在还只是一个模糊概念。我觉得你是从大城市来的,见多识广紧跟形势,不如多往这方面用点心思。”

俩人晃悠到村委大院,跟牛东杰吹牛瞎聊了一通,例行公事一样做完这一次调研工作就返回了。

苏望并没有把董绍斌的话放在心上,毕竟曹书记过了年就退休了,这牛家堡扶贫攻坚的工作本来就不是林场的指标任务,新领导还接不接这个烂摊子,谁也预测不到。

和那些不着边际的事情相比,他倒是觉得把这条路修起来,完成孟广林的心愿是件大事。

因为红皮日记本没在他这里,他不确定里面是否记录过打官司这段往事,于是就拨通了孙雨朦的电话。

其实这家伙与其说是惦记着她的写作任务,倒不如说是惦记她这个人,陷入恋爱种的年轻人,可不就是每天都想找个话题和通话聊天嘛。

孙雨朦听到后笑了,林场和牛家堡之间的恩恩怨怨还真有意思,她昨天还从日记里看到和修路有关的两件事情。

第一件是孟广林1791年写的,说是197o年之后,林场输出的木料受到了表彰,林场一下子成了人人都向往的香饽饽,不但场部土坯房全部换成了青砖大瓦房,还建起了大礼堂。

越来越多的人员涌入林场,几个月的功夫就达到了三百人,走在林场里满眼都是新面孔。

即使是增加了这么多人手,一万多亩山林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砍伐完的,在长达几年的伐木中,上级部门对林场修公路的扶持力度加大,14公里的盘山公路用了两年时间就修好了,中间还包括3座桥梁。

那时候修的还是用砂砾、碎砖、矿渣等做的砂石路,虽然远不如现在的水泥路好走,可对于原来翻山越岭的羊肠小道相比,可强了太多。

骡马、毛驴甚至是黄牛都成了便捷的畜力,天天往返安平县城和林场。

在实际修路的过程中,运输大队的骡马车因为爬不上小山包,逼着林场修改了王向武、武青他们之前投票表决的爬坡路线,筑路队采纳了孟广林的建议,多施工了两公里,以更平坦的线路绕了过去。

得知林场最终还是采纳了自己的建议,也给牛家堡山民提供了方便,孟广林很开心,当晚还自斟自饮喝了二两酒。

第二件事是老耿在1991年写的,大概和董绍斌讲述的打官司事情有关,就是牛家堡人修路的愿望很迫切,虽然因为林场的阻挠,他们的沥青路、水泥路想法没有落实,但过了一年之后,他们却成功用条石完成了路面硬化。

这里面就有意思了,村里穷,一没经费二没原材料,哪里来的这么多条石?老耿自己去牛家堡探查时偶然现,脚下的条石里竟然有一大半是林场公路翻修时剩下的石料,他猜测是山民半夜去工地上偷的,毕竟他们习惯了“靠山吃山”

老耿负责记录的部分大都带有主观臆测的成分,真实性不好说,但肯定有这么个事。

孙雨朦想着等明天再见到老耿的时候,问问他到底是什么时候来林场的,怎么就和孟广林碰到一块儿,一起生活了十几年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