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秋假过去之后,猫蛋和狗蛋满脸沮丧的回到三姑家,继续背上书包去念书。
粮食的事情他们自然也知道,回家试着提了两句,就被爸妈和奶奶轮番责骂,说他们是小白眼狼,自己吃的白白胖胖的,不体谅家里人的苦日子。
赵彩霞知道两个大侄子的心思,好生安慰了几句,安顿他们早早睡觉,第二天早起上学。
孩子们回到学校,一人交了二毛钱勤工俭学费,林彦武一拍脑袋,这才想起还有这么一回事,心底不由感叹,自己去找胡喜贵的时候竟然忘记了这一茬。
秋风一天比一天冷,人们身上的衣服也一件件往上加,忙碌了大半年的农民终于盼来了最期待的日子:
分口粮。
虽然粮食分下来依然填不饱肚子,但是老话说的好,家里头有粮心不慌。
胡家疙瘩的大队部,一筐筐的粮食放在空地上,家家户户都排着队,等着分口粮。
这几年情况好了很多,一个成年人一天的口粮从以前的八两涨到了现在的一斤,这两年的收成不错,大队分粮食的时候,村干部稍微运作一下,一个人能分到38o斤左右。
妇女一天的口粮从以前的七两涨到如今的八两,一年不到3oo斤粮食,但是收成好的时候能分到3oo斤。
十二岁以上的孩子一天五两,一年182斤粮食,丰年能有19o斤左右,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一年到头撑死了1oo斤粮食。
赵大田一家,四个大人,两个孩子,今年一共能分156o斤粮食。
换作以往,赵大田一家虽然高兴,但心底也带着几分忧愁,一千多斤粮食看着多,但这可是一年到头一家人的口粮,根本不够吃。
可今年,他们一家算是整个胡家疙瘩生产大队心情最好的,猫蛋和狗蛋在三姑家吃喝,他们凭白多了二百斤粮食,来年日子也好过一些。
眼看着前面的人一个个排队去领了粮食,马上就要轮到老赵家了,赵大田苍老的面容上多了几分喜意。
“赵大田,1o65斤。”
黄会计点名的时候特意抬头看向赵大田,眉宇间带着几分鄙夷。
老赵家算计亲家给他们养孩子这事儿,村子里就没有不知道的,面上虽然不说什么,但背地里骂的不知道多难听。
老赵的无耻是一回事,最主要的是嫉妒,嫉妒他们没有个好闺女,能这么贴补娘家。
毕竟,猫蛋和狗蛋开春就去了他三姑家吃住,虽说老赵被逼着答应了一个月给九十斤粮食,可到现在七八个月也就给送了两个月。
明眼人谁看不出来,他们这就是看准了自家闺女心疼侄子,就往死里坑闺女。
“1o65斤?”
赵大田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满脸不敢置信的抬头看过来:
“黄会计,这是不是算错了?”
黄会计装模作样的又低头看了一眼账本,抬起头来慢条斯理的开口了:
“没错,你们家两个男人,两个女人,两个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一共是156o斤粮食。”
“年初猫蛋和狗蛋去了他三姑家念书,一个月9o斤粮食,林家山的林彦武前两天过来说了,你们家欠了三个多月的粮食,彦武同志知道你们家不容易,给你们算了三个月,也就是27o斤粮食。”
“什么?”
赵大田瞪大了眼珠子,脑子里似乎想到了什么完全不可能生的事情,满脸不敢置信的问:
“你们已经把粮食送到林家山了?”
黄会计很自然的点头:“那当然,老林家的伙食方圆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的,顿顿细粮还能见荤腥,听说五个孩子还天天喝奶粉呢,要你们九十斤粮食那真是你闺女有本事,能在老林家说话做主。”
说到这儿,黄会计脸上又露出羡慕的表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