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林峯主演的人生若只如初见电视剧免费观看 > 第56页(第1页)

第56页(第1页)

宋爱梅,蔚然成风,看似雅然,却有它的不得已在。民众审美情趣的变化,折射的是历史的变化‐‐唐的辉煌与宋的孱弱。宋是一个积弱积贫的王朝,开国伊始就处在外强的凌ru之下,南渡以后,国势更是江河日下,风雨飘摇;不比大唐,国富民强,从骨子里就渗出富贵的风韵来。积弱的国势,使长期生活在内忧外患中敏感的文化人,对顶风傲雪、孤傲自洁的梅花有日趋浓烈的钦佩感,把她视为抒怀咏志的最佳对象。陆游走在沈园里慨叹:&ldo;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rdo;他写&ldo;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rdo;是以梅花的劲节自比;陈亮写&ldo;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rdo;,则以梅花的清高自比;辛弃疾喟叹&ldo;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rdo;更以梅花冰肌玉骨的仪态自诩。如果说生活在南宋中前期的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人,他们以梅花的标格比拟自己,意在表现无论多么艰难的情况下也不放弃自己抗金救国的爱国之志的话,那么到了南宋末年,宋亡已成定局的情势下,大多正直文人的咏梅之作,则是表明他们学梅花洁身自好,宁当亡宋遗民也不愿委身事元的悲苦无奈的心态。从古至今,很多文人都是爱梅成痴之人。这些人当中不乏才智高绝的,却再也没有人能写得出&ldo;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rdo;的绝唱。不过这并不奇怪。这些人爱是真爱,只是对梅的爱有太多洁净刚硬的味道在,于是更像是纳喀索斯的顾影自怜,谁分得清是爱水仙,还是爱着像水仙的自己。再也没有人如林逋爱梅般爱得纯粹。梅似女子,芳魂有知也只寄知音一人。本来,文章可以结束了,但我想起‐‐一个女人,忍不住接着写下去。有一个女子,她在自杀之前,写的绝命词是陆游的《卜算子&iddot;咏梅》‐‐&ldo;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rdo;然后开了煤气自杀,第二天被人发现时已经芳魂杳杳……这是1984年5月间的事,5月14,我尚未出生。这段往事是在家中整理旧书时,从一本杂志上看到,题目是《翁美玲之死》。她的死,是与别人的妒有关,设了局,教她看见爱郎和别人鸳鸯戏水的样儿。千头万绪,烦恼缠绕难解,一忿之下走了死局。‐‐&ldo;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rdo;她的死,让我记清了这首词。放翁的劲节,到了阿翁处,成了对世事森然的冷语相对,男人的刚烈化成女子清嘉。韶华极胜时抽身离去,爱得非常短暂凄凉。如光一样消失。那个男人随她一起隐没在黑暗里,终生不再得志。很多年以后,每次读到这首词,都会想起她。薄命如花,却是二十一年暗香如故,如果她真活到今日,在人世颠沛辗转,老成了寻常妇人,人心挑剔,还有多少人记得她年轻时的容颜?也许,她将不得不面对评摘职责,好像梅,被人折下来,左右翻覆地看。世事,有时看起来残酷,翻转过来想,也是一种慈悲。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红苏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写到《钗头凤》,突然就卡住了,觉得太多人知道陆游、唐婉、沈园。故事我是烂熟,却不知打哪儿说起,也喜欢自虐,压根就不愿毫无新意地复述别人说过的话。在没有引进西方遗传概念之前,中国传统信奉&ldo;亲上加亲&rdo;,表兄娶表妹是天经地义的。穷困人家之间这种换亲,省得许多彩礼;富裕家庭则更增添一些喜庆。民间有许多表兄妹间的爱情故事,譬如嫌贫爱富、撕毁婚约,譬如私相授受,暗订终身……由于表兄妹也分所谓姑表、舅表,戏文中常常出现的是舅母嫌弃外甥。而陆游、唐婉也是表兄妹,却是姑母嫌弃外甥女。唐婉怎么做也&ldo;不获上意&rdo;,丈夫又是个事母至孝的人,这便种下了悲剧的种子。我看《二十四孝》的故事总觉得惊怕,怎么世间还有这样愚孝的人?这样残酷的事还时时被后世人拿来做榜样,京剧《三娘教子》唱的即是。都说帝王家无情,其实中国的堂堂皇道,到了民间也一样是清冷残酷的。因为权力变小、责任变重的缘故,有时,礼教反而更显得变态压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