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这么一顿早饭,也才刚到巳时,是回门的吉时了,杨青青和程景生都穿戴齐整,回门礼是早就准备好的,虽然简朴,但胜在实在。
程景生把两坛米酒和两包黄糖拿着,杨青青端上留在笼屉里的一碗苏耗子,还热着呢,两人就顺着村道往杨家走。
两家隔得很近,苏耗子还没凉就到了,姜腊梅很高兴,准备中午做一桌好菜招待儿子和新姑爷。
程景生给杨青青的那对聘雁还在呢,姜腊梅也不知该不该杀了吃,最后决定养着,也不知这两只是不是一对的,若是一对,还能孵出小雁拿去当野味卖,若不是的,母雁下的蛋也可以拿去卖,喂鸡鸭的时候顺手一喂就是了。
大雁跟大鹅有点像,在院子里呱呱叫着,像在欢迎杨青回家,杨青顺手想撸他们的头,被躲开了,但它们也没像大鹅那样叨人。
杨彩兴奋地跑出来迎接哥哥,问他有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带给她。这两天的喜事,又是程家送来的聘礼糕点,又是吃席,她吃了不少好吃的东西,比过年还高兴,已经把哥哥成亲跟有好吃的这两件事等同在一起。
于是杨青青就把手里的那碗苏耗子给她,小女孩欢蹦乱跳地捧着吃去了。
春天买的小鸡小鸭已经长成了,姜腊梅干脆叫杨玄杀了一只,跟蘑菇炖在一起。
杨玄过了夏天就满十六岁,人一天比一天高,主意也一天比一天大,因此,姜腊梅也终于拗不过他,上个月开始就让他拜了柳四叔当师父,跟着跑山去了,今天炖鸡用的蘑菇,就是杨玄在山上捡的。
才在山上跑了一个月,杨玄看着就黑多了,一口白牙格外突兀。不过,柳四叔说他眼神好,人也心细,是个跑山的好料子。
这时节山里陆陆续续有药材开始成熟了,程景生如今病患多,已经很少有空亲自进山采药,想着杨玄以后常上山方便,于是吃饭的时候,就说想托他帮忙采药,到时候他按市价收,绝对不会让小舅子吃亏的。
杨玄欣然答应,说下次进山让程景生跟他一起去,也好教他认认药材,以后他见到了就好采回来的,程景生说好。
第一次陪杨青回娘家,程景生强势表现了一番,一下午给院子里劈了好多柴火,又去河里担水把两口大水缸都添满了。
姜腊梅实在不敢再让他多干活,要再让他待下去,说不得杨家的房子都得被他裱糊一个遍,再说回门也不该留得太晚,因此早早就赶他俩回家去。
反正两家离得这么近,杨青每天想回来一趟都行。
农历六七月正是山里蘑菇发得多的时候,临走时杨玄便豪爽地拿了一口袋给杨青,让他哥回去炖汤喝,姜腊梅怕程家没肉吃,又给拿了一块咸腊肉,也相当于是回门的回礼了,既全了礼数,又实惠亲热。
于是,杨青青就抱着一口袋各色山菌,程景生拿着肉。回家以后,杨青青把腊肉切片跟鲜蘑炒在一起,果然鲜美非常,一家人晚饭都多吃了不少,连一直都胃口不佳的柳长英都吃撑了。
家长里短
年轻小伙子说干就干,第二天,程景生就在诊室门口挂了个暂停看诊的牌子,跟着杨玄他们上山去了,教他辨认草药。
早饭之后,杨青青跟柳长英一道,各自挑了一扁担衣裳到河边去洗。
清早在河边洗涮东西的妇人和夫郎都多,隔几步就是一个,柳长英远远就看见她娘也在。
“你俩也这么早来洗衣裳了?”
柳四婶正一个人闷头洗着,正想找人唠唠嗑呢,见着他俩过来怎么能不高兴。
“你俩到上面去,我刷鞋呢。”
她嘱咐道。
柳长英答应了一声,就带杨青蹲到上游一点的位置,这样刷鞋的脏水就流不到衣服上。
“你俩有没有鞋?我顺带手就刷了。”
柳四婶热情道,其实她刷洗的东西都差不多弄完了,但反正回去了也没什么事,就想多跟儿子说会话。
柳长英当然不必跟他娘客气,从筐里找出几双鞋递给柳四婶,杨青青不太好意思,但柳四婶大方,直接让柳长英把他和程景生的鞋也拿给她,杨青青也就没多扭捏,道了谢。
夏天人衣服都换得勤,洗衣的工作量明显变大了许多。程景生每天呆在诊室里面不受热还好,两三天换一身衣服也不太脏,程润生每天下午要去地里忙活,除草伺候庄稼,衣服鞋子都脏得很快,几乎每天都要换洗,因此柳长英很辛苦。
于是,杨青青洗完了自己跟程景生的,就把他那筐里的也拿来洗,里面有好多都是弟弟妹妹们的,他也该帮衬着点。
杨青青干活手快,没一会儿就洗完一件,柳长英一边慢慢洗一边跟柳四婶说话,等回过神来就发现自己筐里的衣裳已经被杨青青全洗完了。
柳长英又惊喜又不好意思,柳四婶就笑着夸杨青青:“哎呀,你这孩子,干活可真飒实啊!你看看,又利索又干净。”
“这没多少!”
杨青青笑了,实在道。
柳四婶见程家多了这么一个利索的帮手料理家事,怎么能不高兴,便又对杨青青满口夸赞个不停。
这下活都彻底干完了,柳长英就说要跟杨青青回家去了,柳四婶却没聊够,兴兴头头道:“你俩跟娘回家坐会儿呗,反正也没啥事,正好你爹他们也不在,咱娘儿几个好好唠唠。”
柳长英只得答应了,三人一道往柳家走。
这还是杨青青第一次来柳家。杨柳村就是杨柳二姓最大,柳四婶他们家是四房,上面还有三房,下面还有几个堂弟家。杨家也是,除了大房二房两家是亲兄弟,下面还有好几房堂弟,只不过来往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