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病好后,卖了蚕丝,家里倒是有了余钱,但是九月小荀要高中,钱就存着不敢花了。
“说起这事,爸妈,我准备过两天去北京。”
应荀早就跟他们说过这事,只是当时想赚点路费,农活又忙,蚕又没吐丝,就拖到今天了。
“真要做啊!”
容爸还是迟疑的,他知道现在下海做生意的人不少,可是这次家里的存款都要拿出来,这事关几个孩子的高中学费呢!加上到时还要劝服各村里的人先把蚕丝给他们,也不是容易的事。
三个村子,二百多户人,真把蚕丝全收了,他们哪怕只算五块钱一公斤,都要三万块的本,他家里存款加上这阵子赚的钱加起来也不到两千块,这算是没本做生意。成功倒好,失败了,三个村子里的人得把他家烧了。
容妈原就听过应荀说这事,当时也只是听听,现在听他提出来,放下手中的针线,沉思。
“爸妈,相信我,我们先上北京把生意谈了,到时我们回来再找村长谈,一定能行,不过你们得听我的。”
应荀自信满满。
可他知道自己有几十年做生意的经验,加上上辈子在这方面做过调研,所以成功率非常高,但是在他爸妈眼里,他还是十四岁的小孩。
“爸妈,我支持应荀。”
容与看到两人迟疑,跟着说道,“我这次也会一起去北京,大不了到时我把谢安那小子叫出来,他们怎么也得给他面子。”
容与并没计划这样,但是为了劝服两人,于是搬出谢安。
“谢安,他是谁啊?”
容爸好奇问道。
“是我小,他家里有点关系。”
容与说道,没直接说出他身份,哪里算是有点关系,橫着走都没多少人敢管他。
上辈子容与离开应家时,就是跟他借了两百块,不过在车上的时候被偷走一大半了。也不知道他上辈子怎么样了。
容爸看向容妈,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他其实也有心闯一把,否则年头的时候就不会想着去南方,毕竟两个孩子,不,现在三个了,上高中都有点勉强,上大学,凭这点钱,家里就真供不起了。
“让我们想想。”
容妈低头,继续缝衣服。
“嗯,到时爸跟我们一起去北京吧!”
应荀剥了个水煮鸡蛋放在碗里,加点酱油,推到容与面前,算是表扬他站在自己那边。
“我,怎么是我了?”
容爸大惊。
“爸,我们还没成年。”
应荀提醒道,哪怕他长得高,可是十四岁的脸还是有稚气,骗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