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王半仙尝访其狐友,狐迎笑曰“君昨夜梦至范住家,欢娱乃尔。”
范住者,邑之名妓也。王回忆实有是梦,问何以知。曰“人秉阳气以生,阳亲上,气恒越于顶。睡则神聚于心,灵光与阳气相映,如镜取影。梦生于心,其影皆现于阳气中,往来生灭,倏忽变形一二寸小人,如画图,如戏剧,如虫之蠕动。即不可告人之事,亦百态毕露,鬼神皆得而见之,狐之通灵者亦得见之,但不闻其语耳。昨偶过君家,是以见君之梦。”
又曰“心之善恶,亦现于阳气中。生一善念,则气中一线如烈焰;生一恶心,则气中一线如浓烟。浓烟幂,尚有一线之光,是畜生道中人;并一线之光而无之,是泥犁狱中人矣。”
王问“恶人浓烟幂,其梦影何由复见?”
曰“人心本善,恶念蔽之。睡时一念不生,则此心还其本体,阳气仍自光明。即其初醒时,念尚未起,光明亦尚在。念渐起,则渐昏;念全起,则全昏矣。君不读书,试向秀才问之,孟子所谓夜气,即此是也。”
王悚然曰“鬼神鉴察,乃及于梦寐之中。”
心得
狐友听完王半仙的疑问,微笑着解释道“鬼神并非直接干涉人的梦境,而是通过观察和感知阳气中的影相来了解人的内心和思想。阳气承载着人的精神能量和意识,当人睡眠时,精神凝聚并与阳气相互映照,从而形成梦境和影像。正因为如此,鬼神和通灵的狐精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捕捉到人的梦境和心理活动。”
狐友继续解释道“善恶的心念也会在阳气中反映出来。一个善念会像烈焰般燃烧,而一个恶念则会像浓烟一样弥漫。当恶念占据了人的心灵时,阳气会变得昏暗,甚至完全遮蔽了光亮。然而,在人熟睡时,心念暂时消失,良心重新得以显现,阳气恢复了光明的本质。所以,即使是恶人在醒来之前,阳气中仍然存在一丝光亮。”
最后,狐友鼓励王半仙去请教书生秀才或者研读孟子的相关观点。王半仙对鬼神的观察感到惊恐,但也深感自己对于这些道理知之甚少。
新编
王半仙沉思片刻,对狐友说道“狐友所说的道理让我茅塞顿开,我明白了。人的内心善恶之念与阳气的明暗是息息相关的。而梦境则是心念在睡眠中的映照,是一种隐藏而又真实的表达。”
他感慨地继续说道“狐友提到的‘夜气’正是孟子所述,阳气在夜间便是表现得更加明显。原来夜晚的黑暗是人心暂时沉睡之时,阳气仅剩的光明之线。”
“那么,鬼神之所以能洞察人的梦境,便是因为他们能够观测到阳气中的映像和变化。恶人的浓烟覆盖了光亮,但在梦中,心念消失的瞬间,阳气仍保留着一丝光芒,鬼神便能从中窥探出一些信息。”
王半仙抬头看向天空,思绪万千“人的内心世界是如此广阔而神秘,我们所做的一切,善恶之念都将在阳气中显现。而梦境则是心灵的真实写照,它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也让鬼神看清人的本性。”
他转身面对狐友,感激地说道“狐友,你的解答让我对梦境有了新的认识。我将去请教书生秀才,进一步探索这个奥秘。谢谢你的指引。”
狐友微笑着点头,说道“王半仙,人能够正视自己内心的善恶,是修行成仙的重要一步。祝愿你能够获得更深层次的领悟。如有需要,我将随时伴你左右。”
王半仙和狐友相互告别,他心中充满了对梦境和内心的探索之志。在未来的旅途中,他将继续寻找答案,拨开心灵的迷雾,明白更多关于人性和梦境的奥秘。
王半仙离开狐友的住所,心中燃起了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望。他决定寻找书生秀才,希望从他们那里获得更深入的解释和观点。
在镇上的茶馆中,王半仙找到了一位声名很高的书生。他对书生讲述了自己与狐友的对话,以及关于梦境和阳气的种种观点。
书生沉吟片刻后,温和地说道“王半仙,你所听到的观点虽然古怪,但其中却蕴含着一些理论。在古代的哲学中,阳气确实被认为是人体精神活动的表征,同时也与善恶的心态有所关联。”
他接着解释道“人的梦境是心灵意识的投射,当我们入睡后,内心的杂念和体验会在梦中显现。善恶心念的存在会创造出不同的梦境,阳气的明暗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王半仙听得津津有味,感觉自己又迈出了一步。“那么,书生先生,梦境中的影像和真实世界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他迫切地追问道。
书生微笑着回答“梦境是一种由意识创造的虚幻体验,但它牵扯到人的内心和情感。我们经常在梦中看到熟悉的人和事物,这是因为梦境是由我们内心的记忆和体验所构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