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封神榜三部曲拍了多久 > 第57章 子牙设计收九公下(第2页)

第57章 子牙设计收九公下(第2页)

邓婵玉向子牙表示感谢,带领着兵马出城,前往岐山。具体的情况不再赘述。

邓九公收集残兵,驻扎了一夜。第二天,他升起帐篷,他的儿子邓秀、太鸾、赵升、孙焰红站在旁边侍立。邓九公说:“我自从带兵出征以来,还没有遇到这么大的耻辱;现在又失去了我心爱的女儿,不知道她是否还活着。我现在就像是一只被困在篱笆中的羊,进退两难,真是无可奈何啊!”

太鸾说:“元帅可以派官员奏表进朝请求救援,同时派人去打探小姐的下落。”

正在犹豫之时,左右的士兵禀报说:“小姐带着一支队伍,打着西周的旗号,已经到了辕门等候。”

太鸾等人非常惊讶和不安。邓九公说:“让她进来。”

左右打开辕门,邓婵玉下马,走进了辕门,到了中军,双膝跪下。邓九公看到婵玉这样做,非常着急地问道:“我的女儿,你这是怎么了?”

邓婵玉不禁流泪,说:“孩儿不敢说。”

邓九公说:“你有什么冤屈?站起来说无妨。”

邓婵玉说:“孩儿是深闺中的幼女,这件事都是我父亲失言害得。他本来只是想耍点小聪明,结果却弄巧成拙。他毫无根据地将我许配给土行孙,引诱姜子牙参与其中,结果把我抓到西岐强迫我结婚。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邓九公听到这番话,吓得魂飞天外,半晌说不出话来。婵玉又说:“我现在已经成为土行孙的妻子,为了保全父亲,我只能说出实情。如今纣王行事残暴,天下陷于分裂之中。其中的二分之一已经归附周王,但天意和人心是无法预测的。即使有闻太师、魔家四将以及十洲三岛的真仙,他们都被消灭了。顺应和违背天命的道理是很明显的。现在我作为儿女不孝,归顺西岐,不得不与父亲讲述利害关系。父亲今天因为疼爱女儿而轻率地将她许配给敌国,姜子牙亲自到汤营行礼,虽然父亲这是在夸耀自己的能力,但谁会相信呢!父亲况且已经失去了作为师父的尊严,辱没了国家,回国后必然会受到明显的惩罚。我是奉父亲的命令嫁给了土行孙,这并不是私奔到桑濮之地。因此,父亲也没有责怪孩儿的地方。父亲如果肯听从孩儿的建议,归顺西周,改邪归正,选择明智的主子效力;不但能保全骨肉亲情,实在是抛弃黑暗投向光明,顺从正义抛弃邪恶,天下之人没有不欣喜的。“邓九公听到婵玉这番话后,命她先行,自己带领着众军归顺西岐。至于后续的情况,就不再赘述了。接下来说邓婵玉先到了西岐城,进入了相府,把前面的事情向姜子牙详细地叙述了一遍。姜子牙听到后非常高兴,下令:“列队出城,迎接邓元帅。”

随从听命后,都整装待,出城迎接邓九公的军队已经到来的消息。姜子牙说:“元帅请进!”

邓九公连忙在马上欠身道歉说:“末将才疏智浅,致使您责备,这是理所当然的。现在我们已经归降,希望丞相您能宽恕我的罪过。”

姜子牙赶忙骑马向前,握住邓九公的手,一边并驾齐驱,一边说道:“既然将军已经明白了顺逆之道,弃暗投明,那么我们都是效忠于同一位君主的臣子,怎么还会分彼此呢?而且您的女儿还归顺了我们门下的师侄,我怎么敢欺骗将军呢。”

邓九公不胜感激之情。两人一路聊天,到了相府后下了马,进入了银安殿,在那里重新布置宴席,与其他将领一起庆祝一夜。至于后续的情况,就不再赘述了。第二天,他们去见了周武王,并且向他朝贺完毕。

现在不说邓九公归降周朝的事情,只有探马报告汜水关,韩荣听说邓九公投降敌国,将女儿私自嫁给敌人,韩荣赶忙飞报到朝歌。一位上大夫张谦看到了这份报告,大为惊恐,赶紧进内部打听。得知天子在摘星楼,他只好上楼启奏。左右看到这位上大夫进来上疏,便慌忙奏道:“启禀陛下:现在有一位上大夫张谦前来候旨。”

纣王听到了消息,下令道:“让他上楼来。”

张谦听到命令后,上楼到了滴水檐前,向纣王行了拜礼。纣王说:“我没有特别的命令,你有什么奏章要上呈吗?就在这里宣读吧。”

张谦俯伏奏道:“陛下,现在汜水关的韩荣进献了一份奏章,臣不敢隐瞒;尽管那可能会激起陛下的怒火,但臣即便死也无话可说。”

纣王听到后,下令当班官:“立即把韩荣的奏章拿来给我看。”

张谦赶紧将韩荣的奏章展开放在纣王的案几上。纣王看着韩荣的奏章还没看完,不由得大怒:“邓九公曾经得到我很大的恩惠,现在却背叛投降叛贼,真是太可恨了!等我升上殿,与大臣们商议,一定要抓住这些叛逆,明正典刑,才能消解我内心的怒火!”

张谦只好退下楼来,等待天子出现在轩前。只见九间殿上,钟鼓齐鸣,所有的官员都听到了消息,赶紧到朝房等候。不一会儿,孔雀屏幕打开,纣王驾临,登上宝座,下旨道:“命令众卿商议此事。”

所有的文武官员都到了御前,俯伏等待陛下的旨意。纣王说:“现在邓九公奉命征讨西部,不仅不能攻破叛军,反而将自己的女儿私自嫁给敌人,背叛叛贼,罪该万死;除了抓捕叛逆的家属,必须抓到叛逆本人,依照国法严惩。诸位有什么良策,来表明我们国家的惯常刑法呢?”

纣王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位中谏大夫飞廉出班奏道:“我观察西岐国的行为,他们抗礼拒绝迎降,罪该万死。但是征伐的大将,得胜的人或有捷报呈献御前,但如果失败了,就会害怕受到责罚而背叛归顺西岐,这样何时才能听到胜利的好消息呢。以臣愚见,必须使用与国家有至亲关系的臣子来征伐,这样才不会出现叛变的情况;而且与国家同舟共济,必定能够取得胜利。这样就不会听不到胜利的消息了。”

纣王说:“君臣、父子关系都是至亲,又何必分得那么清楚呢?”

飞廉说:“我可以保荐一个人,他可以带领征伐西岐,可以擒杀姜尚,取得大功。”

纣王问道:“你保荐谁呢?”

飞廉奏道:“如果要攻克西岐,非冀州侯苏护不可。他既是陛下的亲戚,又是各诸侯之中的领袖,凡事都是用尽全力。”

纣王听了大为满意:“你说得非常好。”

然后立即下令军政官:“立即派出黄旄、白钺前往冀州。”

让使者带着诏书前去找冀州侯苏护。现在我们还不知道最终的胜负结果如何,让我们留待下次继续分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