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封神榜三部曲拍了多久 > 第69章 首阳山夷齐阻兵(第1页)

第69章 首阳山夷齐阻兵(第1页)

有一诗说:阳芳躅为纲常,欲树千秋叛逆防。数语唤回人世梦,一身表率死生光。求仁自是求仁得,义士还从义士扬。读罢史文犹自泪,空留齿颊有余香。

话说清虚道德真君看到黄天化来询问自己的前程和归宿,想说出黄天化未来可能的困境和解决方法,又怕他不服气;想不说明白自己的意思,又担心他误入歧途,遭受到陷害。清虚道德真君没有办法,只能将前去的机关暗示在这偈子中,听从天意。清虚道德真君作了一偈子:“逢高不可战,遇能即回。金鸡头上看,蜂拥便知机。止得功为,千载姓名题。若不知时务,防身有难危。”

真君念完偈语后,年轻有为的黄天化并没有把偈语放在心上。忽然,土行孙也前来询问惧留孙的情况。惧留孙也知道土行孙的本事不怎么样,但他还是进了商朝的关隘,最终死在张奎的手中,只能作一偈语给土行孙留存验证,这个偈语说:“地行道术既能通,莫为贪嗔错用功。撺出一獐咬一口,崖前猛兽带衣红。”

惧留孙念完偈语后,土行孙向师尊表达了感谢之情。

众神仙与子牙道别,各自回到各自的山岳离去。子牙便同武王和各位将领一起进入西岐城。武王回到宫中;子牙回到元帅府;各位大小将领在三天后,到教场听点。子牙第二天写奏本向武王谢恩,上殿来朝见武王。姜子牙身着金色幞头,穿着大红袍,佩戴玉带,将自己的一份贡献呈上给武王。这时,只见散宜生上大夫接过奏本,将它展开在武王的御案上。子牙俯身跪奏道:“姜尚多么荣幸,能够得到先王的赏识和任命,但是我还没有尽到报效先王的恩德。同时,我也很感激大王能任命我为将帅,给予我如此高的嘉奖和重任。这种知遇之隆,在古今中都是罕见的。我一定会尽犬马之劳,以回报这份深厚的恩情!现在我特意上表请驾出征,以便顺应天意和百姓的愿望。”

武王说:“相父的这个提议,正符合天意。”

然后匆忙查看了奏表:“大周十三年,孟春月,扫荡成汤天宝大元帅姜尚上表:我深知观察时势的重要性,须顺应天地之气运。战争中的杀伐,也是神圣的功德所在。如今商王受不敬上天,荒淫无德,残忍地屠杀无辜,肆意进行杀戮,逆天征伐,天愁民怨,导致我国西土十载不得安宁;我们仰仗天威,主动出兵消灭商王。我想到这艰难困苦已久,正是纣王恶贯满盈的时刻。普天下的诸侯,在孟津会师。承蒙陛下准允臣下的请求,允许东征。百姓欢腾,将士踊跃。我感激涕零,日夜只忧心忡忡:我才疏德薄,恐怕无法报答先王的恩德。我虽然听从大王的命令,但实在惭愧于自己的节操。特别恳请大王,大展乾刚,恭行天讨之命,亲自统率军队,托天威于咫尺之间,部署全胜于未然之前。早日进军五关,迅会师诸侯,在商朝境内巡查政事。这样我们就能摆脱纣王的秽气,让那些独夫授,不仅是宣泄天人之愤,也是为成汤祖业增光添彩。我非常渴望这一刻的到来!谨以表格呈报。”

武王看完奏表后,问道:“相父,您这支军队什么时候出?”

子牙回答:“我已经安排妥当,会选择一个吉日,再来请您出。”

武王传话给左右:“准备宴席,与相父庆祝。”

君臣共同享用美酒佳肴。子牙谢过恩情后,离开了朝廷。第二天,子牙前往教军场观看操练,还检查了点将簿。子牙在五更时分到达军事训练场,登上了将台。军政司的辛甲向元帅出命令:“放炮,竖起旗帜,擂鼓点将!”

子牙暗自思考:“现在人马已经达到了六十万,必须要分成四个先锋部队,才能有所帮助。”

子牙下令给军政司:“让南宫适、武吉、哪咤、黄天化上台来。”

辛甲接到命令后,让四位将领上台行礼。子牙说:“我有六十万士兵,你们四位将领要担任先锋,分别挂上左、右、前、后的印记。你们每个人要抽签,自己承担责任,不要出现混乱。”

四位将领听从命令,子牙给他们每人分了一支签子。黄天化抽到了头队先行的签子,南宫适成为了左侧哨队,武吉是右侧哨队,哪咤则是后方哨队。子牙听到这些消息非常高兴。子牙命令军政官佩戴花簪,挂上红色印记,并领取了各自的印信。四位将领喝完了酒,向元帅表示感谢。子牙又让杨戬、土行孙、郑伦抽签,分别担任三军督粮官。经过抽签,杨戬成为了头运督粮官,土行孙是二运督粮官,郑伦则是三运督粮官。子牙命令军政官拿出督粮印章交给三位督粮官,他们也佩戴花簪,挂上红色印记,并且喝了三杯喜酒。之后三位督粮官下台。子牙下令军政官拿来点将簿,先要进行点将:点将簿上列出了黄飞虎、黄飞彪、黄飞豹、黄明、周纪、龙环、吴谦、黄天禄、黄天爵、黄天祥、辛免、太颠、闳夭、祁恭、尹勋周等四贤八俊等人。点将簿上还有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姬叔干、姬叔坤、姬叔康、姬叔正、姬叔启、姬叔伯、姬叔元、姬叔忠、姬叔廉、姬叔德、姬叔美、姬叔奇、姬叔顺、姬叔平、姬叔广、姬叔智、姬叔勇、姬叔敬、姬叔崇、姬叔安等人的名字。这些人是文王的九十九个儿子,而雷震子则是被燕山收养的,共计一百个儿子。文王有四个乳母,二十四个妃子,共生下九十九个儿子。其中有三十六个殿下擅长武艺。因为纣王多次征伐西岐,导致十六个殿下阵亡。除此之外,还有归降的将领:邓九公、太鸾、邓秀、赵升、孙焰红、晁田、晁雷、洪锦、季康、苏护、苏全忠、赵丙、孙子羽等人。除此之外,还有两位女将:龙吉公主和邓婵玉。

"

接着,子牙点将的事务完成后,下令:“让黄飞虎上台。”

子牙说:“虽然成汤的气数已经尽了,但是五关之内还有很多精锐的士兵,我们必须要有所防备。在战争中,作战的人要打仗,攻城的人要攻城。同时,军士们必须要熟练掌握阵法,才能知道如何进退,才能打败敌人。”

子牙下令让军政官将十张阵牌抬上台放置:一字长蛇阵:像一条长蛇般的阵型,形容阵型紧密、连绵不断。二龙出水阵:像两条龙从水中跃出的阵型,形容阵型具有强大的攻击力和突然性。三山月儿阵:像三座山峰相连的阵型,形容阵型稳固、坚实,有很强的防御能力。四门斗底阵:像四扇门相对的阵型,形容阵型中心稳固,四角开放,具有很好的机动性和防御能力。五虎巴山阵:像五只老虎在巴山相拥的阵型,形容阵型具有强大的攻击力和防御力,能够迅占领制高点。六甲迷魂阵:像六个甲士在迷魂阵中迷路的阵型,形容阵型复杂、难以捉摸,能够迷惑敌军。七纵七擒阵:像七次纵容敌军、七次擒获敌军的阵型,形容阵型具有强大的攻守兼备的能力,能够迅制服敌军。八卦阴阳子母阵:以八卦为理论基础,包含阴阳变化和子母相生的阵型,形容阵型变化多端、攻守兼备。九宫八卦阵:以九宫为理论基础,包含八卦变化的阵型,形容阵型变化无常、奥妙无穷。十代明王阵:形容阵型具有十代明王的智慧和力量,能够应对各种情况和敌军。天地三才阵:以天地人三才为理论基础,包含天地人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化的阵型,形容阵型博大精深、蕴含无穷变化。包罗万象阵:形容阵型包含了所有事物和变化,包含了各种攻守手段和策略,具有强大的攻守能力和灵活性。

子牙说:“这些阵法都在《六韬》一书中有所记载,经过精心演练,军士们才能知道如何进退。黄将军、邓将军、洪将军,你们三位将走一字长蛇阵。听到炮响后,依次转换各种阵法,不要出现混乱。”

三位将领领命下台开始走这个阵法。当阵法正在正式行进中,子牙传令:“点炮,变换为六甲迷魂阵。”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命令并没有被所有人同时执行。子牙注意到这个问题,便叫三位将领上台,教导他们说:“今天东征非同小可,我们面对的是强大的敌人。如果士兵们的演练不精,这将会是主将的耻辱,如何还能继续征战呢?你们三位必须日夜操练,不得有丝毫懈怠,否则就会影响到军政大局。”

三位将领领命下台,认真教练士兵。子牙下令:“停止演练,各位将领整理好行装,准备出东征。”

第二天,子牙前往拜访武王,向他上奏说:“人马、军粮等一切准备就绪,请求大王开始东征。”

武王问道:“相父,你将内务交托给了哪个人呢?”

子牙回答道:“上大夫散宜生似乎可以胜任国家的事务,我将内务交托给他。”

武王接着问道:“那么外务交托给了哪个人呢?”

子牙回答道:“老将军黄滚经历很多,经验丰富,可以负责军国重要事务。”

武王非常高兴,说:“相父你安排得非常妥当,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武王退朝后,进入内宫见到太姬,说:“儿臣启禀母后:相父姜尚正在孟津会见诸侯,孩儿一旦进入五关,就会在商朝观察政治,即使回来,也不敢有违背父亲的教诲。”

太姬说:“姜丞相此行,一定不会有差错。孩儿可以一切按照相父的指挥行事。”

于是吩咐宫中准备酒食,为武王饯行。"

第二天,子牙率领六十万大军从西岐出。武王亲自骑着甲马,率领御林军前往十里亭。只见众御弟摆下了九龙席,与武王、姜元帅一起饯行。各位御弟为武王和子牙进酒,武王和子牙享用完后,选择吉日良辰起兵。这一天正是纣王三十年三月二十四日。起兵时点起了号炮,军队的威势非常雄壮。怎见得,有诗为证:“征云蔽日隐旌旗,战士横戈纵铁骑。飞剑有光来紫电,流星斜挂落金藜。将军猛烈堪图画,天子威仪异所施。漫道吊民来伐罪,方知天地果无私。”

大军离开了西岐,前往燕山,一路上士气高昂,三军充满了欢欣之情,士气更是高涨。经过燕山之后,大军正朝着阳山前进。大队人马正走着,突然见伯夷、叔齐二人穿着宽大的衣服、袖子很宽、脚上穿着麻鞋、腰间系着丝带,站在路中间,拦住大军的去路,大声喊道:“你们是从哪里去的人马?我们要见你们的主将说话。”

有哨探马跑来报告中军:“启禀元帅,有两位道士想要见千岁和元帅,并与他们交流。”

子牙听到消息后,急忙请武王并骑上马赶到前面。只见伯夷和叔齐向前行了一个稽,说道:“向千岁和子牙公问候。”

武王和子牙也欠下身子,说:“我们身上穿着甲胄,不能下马。你们阻挡我们的路,有什么事情需要说吗?”

夷、齐回答道:“今天主公和元帅出兵前往何处?”

子牙说:“商纣王是一个残暴的君主,违背天命,虐待百姓,奴役正直的士人,焚烧煮炙忠良,行为非常荒淫无道,无辜的人们呼天抢地,他的罪恶行为已经广为传闻了。我们的先王如同太阳和月亮的照耀一样,照耀着四面八方,让西土都能看到他的光辉。他命令我们严肃对待天威,但他还没有完成他的大功业。我们西周王朝的建立历时漫长,历经多方艰辛,我们这些小子也要恭敬地执行天命的惩罚。如今天下的诸侯都心往一处,团结一致,聚集在孟津,我们武王决心扩张疆土,消灭凶恶之徒,必要使用武力,这是我们不得已的选择。这样做是为了效仿盘庚和汤的功绩,我们这些小子并没有别的选择。”

伯夷、叔齐说:“我们听说‘儿子不谈论父亲的过错,臣子不揭露君王的恶行’。所以父亲有诤子,君王有诤臣。只听说用德行来感动君王,没听说以下犯上而讨伐君王的。现在纣王是君王,虽然有缺点或过失,为什么不以整个国家的力量去规劝他,以尽做臣子的本分呢?这样也可以表现出我们对国家的忠心。况且先王自始至终事奉殷商,没有听说有什么对不起商汤王的地方。我们还听说‘最高的德行能够感应他人,最深的仁爱能够感化敌人’。如果我们的德行和仁爱达到了最高境界,还有什么凶残不能化解为淳厚善良呢!以我愚昧的见解,我们应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体谅先王服事殷商的忠诚,恪守自古以来君臣之间的名分,这不是很好的做法吗。”

武王听了之后,停下马来,没有说话。子牙说:“你们两位的话虽然很好,我不是不知道。但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现在天下深陷危难之中,百姓像坐在水深火热之中,君臣父子夫妻的人伦之道都绝断了,四维都毁坏了,上天的愤怒表现在上,百姓的怨恨表现在下,天翻地覆之时,四海鼎沸之际。只有上天怜悯百姓,百姓的愿望,上天必定跟从。而且上天已经命令我们周朝肃正殷商的命运,如果不顺应天意,那么我们所有人都有罪。而且上天的看法就是我们百姓的看法,上天的听觉就是我们百姓的听觉。百姓有罪过,应该由我一个人承担责任。现在我必须前往孟津,如果违抗天意不顺应民心,不是先王有罪过,而是我小子没有很好的施政。”

子牙左右的将士们准备出,但看到伯夷和叔齐两人还在说话,感到非常不快。夷、齐看到左右的人都有不安的表情,他们知道武王和子牙一定会去执行计划,于是跪在马前,抓住马缰,劝说道:“我们领受了先王的恩养,始终尽着臣子应尽的职责,我们现在只是尽了臣子的义务而已。即使大王以仁义征服了天下,难道不要有孝道吗?如果父亲去世了也不安葬,反而卷入战争之中,这算是孝顺吗?以臣子的身份去攻打君主,这算是忠诚吗?我们担心,后世人们一定会将此作为指责的口实。”

左右的众将看到夷、齐跪在马前劝谏,军士不能前进,感到非常愤怒,甚至想要拔刀相向,杀死他们。子牙急忙制止他们,说:“不可以这样。他们是天下的义士。”

他急忙让左右的人扶起夷、齐,让他们离开,这样士兵们才得以前进。后来伯夷、叔齐逃到阳山,因为不忍心吃周朝的粮食,只能采摘野草根吃,并且写出了《采薇》这歌。最终他们因为坚持守节而饿死在山上。至今,人们仍然称赞他们的忠诚,这是后来的事情,不在这里赘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