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隐瞒?你当真和那女生没关系?”
曹操将关公像往前递了一下,三个鬼立刻痛苦得死去活来,连连求饶的同时确信自己没有隐瞒撒谎了。
d仔细想了想,小声说:“先申明……我说的是实话,可能不好听,别因此就杀我。那女生人缘也差,他们姐弟两个都一个样,孤僻阴郁……冒充我的人肯定不是真想追求她,估计就是戏耍,或者就是想影响她学习成绩。不管是我们班还是她那班,其他同学相处就挺好,就他们姐弟被人针对……”
刘备琢磨分析了一下,说:“所以真凶冒充你,想必你一定是有什么牵扯的。”
“没有,真没有,我誓真的没有任何牵扯。”
“那真凶为何不冒充别人,冒充你?”
“……”
曹操则想到了另一件事,问:“你们班,除了你们几个,其他人都还活着吗?”
d沉默不语,说:“这我真不知道,我们被困在宿舍附近的小范围。你们想要确认的话,可以去教学楼414教室,那是我们的自习教室。”
第9o章同桌的它
论汉朝义务教育的可行性
周瑜和蒋干一上午都在学校几个教室里听课,像高数这种完全听不懂,听了一会就走了。换教室也没有被老师训斥,后世老师对陌生学生来听课的行为好像挺鼓励的。
两人听了“毛概”
、“汉传”
、“汉语”
、“信息”
,有的一知半解,有的听不懂但大为震撼。
下课后,周瑜单独找到了毛概课的老师,向他请教一个问题:以汉朝的时代为背景,如何能将该理论融入实践。
老师震惊,说:“这个假设很大胆……我无法立刻回答你,先汉朝是一个封建王朝。封建,王朝,以当时的普遍观念来说,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从封建末代展到今天,经历了一百多年。中间探索过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经历了几近灭亡的灾难,也是一步步艰难才走上这条路的。如果要假设汉朝,只能是末年皇权没落的时候。”
“对,正是末年。”
周瑜应声,说,“假设说,当时的天子有这样的想法,又或者是天子身边的重臣甚至权臣,有这样的想法,可有什么能引用的实践方法?”
“这……”
毛概老师挠头,大脑疯狂运转,“这也难,社会主义是以无产阶级为主,古代官僚制,是平民供养上层。有士族大家存在,就不可能走这条路,那些大家族不管在盛世还是在乱世,都是家族利益大于一切。不仅仅平民仰仗他们的鼻息生活,多少皇帝的展也离不开士族支持。然而关键在于,就算削弱士族,也仅仅只是削弱旧士族,有皇帝必然有外戚,还有宦官干政,也需要士族牵制,这里水太深,很难把握的。”
“……”
周瑜没有反驳,江陆、朱、张、顾四大家族便是人尽皆知,伯符在江东虽得民心却不得世家大族的心。
孙家早年因在袁术麾下,早早便与陆家结下仇怨,在江东士族眼里,孙家就算出生于江东,那也是个外来户,和他们的利益是不一样的。
孙策的遇刺不仅仅只是因为许贡门客的报恩。就算许贡门客没有行动,也会有别的刺客出现。
后来仲谋继承江东,也是为了稳固政权而安抚士族大家的心,重用了不少大家族的人。仲谋制衡之道,虽使江东展,却也使士族再次做大,所以生平记载之中,仲谋后期对士族大家血腥清洗,也是想为太子扫清障碍,可惜还是不足够,才有了后来的吴宫之乱。
东吴重臣张昭,一直主张降曹。在张昭等士族大家眼里看来,曹操是奉天子之人,是汉室正统的言人,东吴老臣都是世受汉禄,享的是朝廷的封赏,和孙家这个杀了不少当地豪族的新主无关,降曹便是归汉。
“世家之困扰,后世是如何解决的?”
老师琢磨了一下,说:“这你得找个历史系的教授问,我也是一知半解的,后来唐朝的时候开科举,给了寒门更多机会。”
“科举?”
“嗯,就是科考,天下读书人都有机会参与考试,密封姓名,根据考试成绩录取,也是我们现在考试的原型。汉时察举制的弊端在于,地方权力大于中央,人才有没有,和人才给不给,取决于地方官吏。我有人才我自己用,上头问起为何不察举人才上来,问就是没有。也就导致,各方人才更认可当前的‘主公’,知遇之恩最为重。那么同时,地方会把怎样的人才举到中央?肯定不是唯才是举,有好处才举荐。”
问就是没有,这个观念让周瑜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瞬间就明白了弊端。
他虚心求教道:“如今的科举,是如何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