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商谴 弎鲜 > 第10章 朋贝(第3页)

第10章 朋贝(第3页)

===========================

开春的时候,吕绍安曾和吕尚一起去了趟纪障城,然后就带回十几个羌隶。

这些人都在纪障城生活多年,对青丘国和纪障城的感情很深。在吕绍安主持的一个简单而又隆重的典礼上,他们就被集体脱去奴籍成为新的青丘之民,从此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了。

说是这样说,吕绍安也知道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然而现在没地方可去,与过去被人拘束了不允许走动,虽然结果无甚差别,对这些羌隶来说,心情却大不同也。

俺愿意和俺必须,从来都是两个不一样的情怀。

羌隶的老家都在西北几万里云烟呢,当初俘获来的时候,就十不存一。如今真想要回去,谁知道这十几个人里,能有几个走到家乡的?

或说哪儿不是生活啊,这郁洲岛就很好呢。

何况看那敖广敖丙父子,一样也是羌人。如今都是容光焕发,心满意足的嚣张模样。听说数月之前,这爷俩还曾做过牺牲,差点被人砍去了脑袋。

吕绍安当然不至于闲的蛋疼,随便就打算亲力亲为地执行自己的奴隶解放大业。外面的奴隶多着呢,哪怕上天再借五百年光阴,你吕绍安也解放不完!

之所以带来这十几号羌隶,只是因为他们都是不错的工匠。制陶、制具、磨骨、编织不

一而足,居然还有两个会冶炼青铜的!不然吕绍安和吕尚才懒得去解放他们。

吕绍安这次去纪障城,主要还是为了探寻陆地上的贸易据点。一年下来,随着郁洲岛的疯狂建设如火如荼,大量物资的产出都要找到合理的出处。

此外,各类紧缺物资也要找到稳定的来源。这些事情,单靠那些充做商贩的族人们东一扒拉,西一打听显然不足。吕绍安需要对外界拥有一个最直观的的感受才行。

这年秋天时候,苏全的田地产出就让吕绍安大概心中有数。按照后世的定义,大约平均亩产不过百十斤。考虑到第一年开荒的辛苦,已经算是不错的收成了。

苏全的小组一共百十人,当然这一年他们还干了些其他的农活,比如兴修了水利,甚至还在某处谷口筑了一道大坝,用于蓄水浇灌田地。

筑坝完全是乘着冬季河流水量干枯时,就地炸开山石堆砌而成。为了大坝安全,石块之间还要用煅烧的石粉掺杂沙子、碎石、竹筋加强粘合,坚固无比。

这种巧夺天工的神乎其能,就是在吕绍安手把手的传帮带下完成的。虽然每天都要累的茶饭不思,却也着实惊讶了众人,望向国君的眼神也更加的敬畏和崇拜。

龙须虎的武装队伍发展到九十几人,现在他们还多了几条船。有的是自己造的,有的则是附近抢掠的。不管如何,现在的郁洲岛已经不是攸侯喜派

出七十个甲士就能对付的。

用人最多的地方其实还是吕楯主持的晒盐和贩运,足足二三百人。这也好解释,郁洲岛的食盐生产几乎没有成本,而陆地上的人们对食盐的需求也几乎没有尽头。

岛上大量的人口都被派遣出去贩运食盐等货物,带回更多的粮食和物资,这也同样减少了岛上人群对粮食的负担。

所谓“就食于敌”

从来都是战场上一个不错的选择。何况他们还要把外面的信息传回岛上。再把郁洲岛的富饶在陆地上传播,吸纳各种人才、或庸才投奔,壮大青丘的力量。

现在的季节气候温暖,夜宿问题不大。但是秋冬来临后,若不能准备好足够的洞穴,储备足够的薪火柴草,难道大家都要等着被秋冬的寒风肆虐吗?

所谓“履霜而知坚冰至”

,这都是两位人间智者在未雨绸缪。一般的庶民跟着干就行了。郁洲岛上一日能有两餐饭吃呢,还想怎样?

随着武吉小组的努力,围绕山崖的一排排洞穴逐渐建造完工,众人也相继开始了各自的独立生活。岛上的粮食既然够吃,那就可以执行配给制,各家领了回去自己去煮食。

此后吕尚主要的任务就是每天给大伙配给粮食、食盐、干肉、咸鱼等等,不一而足。现在他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洞穴了,女儿小邑姜却依然恋着吕绍安和纪龙吉的巢穴不走。

小邑姜是个天生的吃货,姐姐家伙食

也永远比父亲心不在焉的菜羹精致可口。何况姐姐也比父亲更加细腻地照料自己。以小邑姜的早慧心智,不难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吕绍安和龙吉都对小邑姜视如己出,这不但是为了减轻尚父的日常负担,主要也是这娃娃天性上的精灵古怪,非常对他们俩的胃口。

不过也有麻烦事情需要解决,吕绍安和龙吉都是干柴烈火的年岁,可定不愿浪费大好的良辰美景。然而若是居间还有个小屁孩每天居中捣乱?

那还有个甚的情调?因此哪怕小邑姜才三岁,哪怕有时她要四处撒泼哭闹,最后的待遇依然没变:独自睡她的小房间去!

自然,吕绍安还是很体贴地给她设计了一个小小的睡袋。晚上把小小人儿往里一塞,即安全又暖和。哪怕小邑姜想要捣乱啥的,她也要先考虑自己能不能爬出来。

龙吉的女眷们也找到一条更加耀眼的金光大道。在吕绍的指点下,她们每日都在岛上四处拣选贝壳,然后用匕首细致刻画、钻洞,捣鼓出不计其数的“东贝”

来。

这要放在后世,那就是在印钱呐!或说“见钱眼看”

,确是任何时代女性都不能免疫的基因传承,眼看着海量的财富从手中流淌出来,就足以调动她们天生的蛮荒之力。

所有这些规划,除非涉及到煅烧石灰水泥,配制混凝土修建大坝,或者制造“东贝”

这些技术活,需要吕绍安亲历亲为外,

多数时候都是他动动嘴巴定策,自有吕尚接力安排下去。

吕绍安也完全相信尚父的能力,日常俗务全权交代吕尚去搞定,作为国君,吕绍安只要适当引入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概念就行。

吕绍安更多还是在观察这个时空的地理人情,风俗习惯,然后做出更多正确的决策。自然,当那些奇怪的神人开始干涉人间的时候,吕绍安也要设法清除祂们带来的不良影响。

“国君乃是天选之人,青丘之祖脉传承也!”

这是吕尚对吕绍安的精准定位。青丘想要复国,就必须壮大自己。壮大后的青丘之国,也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凝聚力。

一个自带神明光环的国君,本来就是凝聚人心的不二法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