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南每天放学都带着许知熙去捡蝉壳,整个村子遍布他们的足迹,手里随时拿着一根木棍,既能驱蛇鼠又能赶狗。
许知熙的皮肤又黑了一层,她说橘子花好香,每天如此也不觉得累,感觉很自由,累并快乐着。
她不知道许知南能不能带她赚钱,但她确实很缺钱,她的经期开始来了,每月又得增加一笔花销。
奶奶最开始骂过几次,后面也就随他们去了,白天有空还会去帮着找蝉壳,家里已经装满一口袋了。
六月中旬,中考时间悄然而至。
中考在隔壁林水镇上的高中校里进行,那个学校附近有一座山,叫‘南瓜山’,因此这个高中校被人戏称为“南瓜山高中”
。
考试时间两天,要在‘南瓜山高中’住一晚,一百二十元的伙食费和住宿费,许知冬交了钱由学校统一安排去参加考试。
许知南并不担心许知冬,上一世都考上了‘南瓜山高中’。
他希望许知冬只考‘南瓜山高中’,不要挥得太好考去其他高中,也不要挥太差榜上无名。
‘南瓜山高中’在隔壁镇上,距离近,遇到的困境也就跟上辈子一样,已经知晓的事情才会更有准备,换了其他高中校他不一定能应付得很好。
村里高家二儿子高平,比许知冬高一届,去年以全县二十名的成绩考进了县一中,去了没待够一学期带着浑身伤休学回来,现在已经背着行囊远走他乡。
上一世他听过高平的事迹,原本可以改变的人生,因为校园霸凌,长大后沦为社会上千万打工仔中的一名。
‘南瓜山高中’收录的基本上是周围几个镇上的学生,贫富差距不大,父母在镇上开个铺子或者外地打工赚了点钱,稍微过得去的都能被称为‘富人’。
太穷苦的孩子顾不上学习,即便考上了,也很容易像许知冬一样放弃,坚持到最后的少之又少。后世新闻上那些穷苦家庭出身的孩子靠自身努力考上名校的,万人中能有一两个。
许知冬考完试回来,周末又该点豆子了。
豆子点在玉米中间,‘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水’。
玉米长到大腿高的时候,就种大豆,虽然不方便收种和上肥料,但套种不容易欠收。农民就指着这点地生活,只要不欠收,累也就累点了。
奶奶扛着锄头走在前面,三兄妹端着豆子碗走在后面。许知南又记起一件很久远的事情,他们三兄妹特别倒霉,田埂路窄草深,稍不注意就得踩空,三兄妹都摔了一跤,碗里的豆子也撒了三次,捡豆子耽误许久,自然被奶奶骂得狗血喷头,一路走一路骂。
“奶奶,我们走大路。”
许知南肩上扛了把小锄头。
“屋后面还没点,先去点屋后面的。”
奶奶扛着大锄头。
“先去点二嬢那边的。”
二嬢后面有块玉米地,走大路最快,如果先去屋后面点豆子,走的都是田埂小路。他虽然记不清摔跤的那天,但也是点豆子时期,还是防范于未然最好。
许知南先走一步,招呼背着大背篓的许知冬和端着两个装满豆子碗的许知熙跟上,奶奶无奈也只能一起走。
“西瓜,南瓜在学校里受刺激了吗?”
许知冬问许知熙。
“也许吧,我不清楚。”
许知熙知道许知冬问的什么事,无非是许知南的转变太大,感觉像变了一个人。
“南瓜居然问我要初中的课本?真是天下奇闻。”
三兄妹一起长大,彼此熟悉得屁股一撅都知道拉什么形状的屎,但现在许知南屁股一撅不知道拉什么了?
这变化之大,跟夏季的天一样,稍不注意就是晴天暴雨。又清楚许知南并没有换一个人,很多熟悉的小动作是别人模仿不出来的,觉着倒像是性子换了,偶尔深沉凝视远方时像有很多忧愁,两人不懂只是隐隐的感觉到一点。
“许南瓜说他做梦梦到长大后日子清苦,老祖宗不保佑,得自己多读书。”
“你们嘀咕啥勒,赶紧走,太阳快出来了,等会得热死。”
许知南在前方喊道。
“知道了。”
许知冬道。
豆子要点在两排玉米中间,虽然玉米还没多高,但叶片上已然长出毛刺,三人裹得严严实实。奶奶前面挖个小坑,许知冬就在坑里扔豆子,扔三五颗左右,许知南在最后面沟土把豆子埋上,许知熙割杂草。
许知熙割的草还要用背篓装好背回去,倒在鱼塘里给鱼吃。
田埂上也点上豆子,农家人哪能放过任何一块能种的地?哪怕是田埂也得丢几颗豆种。
许知熙割的草装满一大背篓了,两块地的豆子也点得差不多了,许知冬背上装满杂草的背篓先回去,许知熙接手剩下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