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柯浩然之前救下了简笑笑,并在莲生手下,撑到柯浩然上山,
后来,简笑笑便不再跳舞,而是隐居在书院后山脚下,直到大半年前,柯浩然被西陵算计受天诛而亡,殉情而去。
说回岐山大师,
大师除了救世治人这方面值得人尊敬外,另一方面便是如同夫子一般有教无类,打开方便之门,
虽然如今少了许多,但是早些年,天下间许多着名修行者都曾跟随岐山大师修习过,
就比如,那位曾经一同担任佛宗山门护法,神殿裁决大神官,魔宗大祭者,差点成为魔宗宗主的莲生三十二就曾跟随岐山学习,更是于烂柯出家这才有了后面的一系列传奇。
不过,书院对岐山到是有着另一种情感,
因为岐山也曾问学于夫子,以半师之礼见夫子,称夫子为老师。
是的,如果硬要算辈分的话,岐山要称苏青白一声师叔才是。
说来也是不巧,此时不过三月时节,远远不到烂柯盛世的七月时分,
苏青白这一行大抵是看不到瓦山盂兰节的热闹景象了。
虽然看不到那游客众多,人山人海的景象,
但是,烂柯寺脚下,瓦山小镇的风光,还是很不错的。
六年多以前,苏青白还小,虽然来过这里一次,却并未仔细观察这里的风景。
瓦山小镇的建筑风格与齐国那种古朴的木制建筑不同,反而带有着些许月轮建筑的影子在。
虽然同样是木制建筑,但是形式却不是那种有棱有角,有圆有弧,反而无棱无角,以园为主要形态。
半月的门户,圆形的地基,如同庙塔一般的形制,便是瓦山小镇的样子。
不过,与月轮那种镶满了珠宝的风格不同,瓦山小镇的建筑更为朴素,以黑白二色为主要颜色,唯一的色彩装点可能就是那些窗边种着的各种花卉了。
或许是因为这里就位于佛宗圣地旁边的缘故,
小镇上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有着竖立着的经幡,
坐在门口树荫下乘凉的老人手中,也都转着转经轮,
来到这里,才能够真正感受到信仰带来的力量,才能够真的知道,什么叫做祥和平静。
穿过小镇,苏青白并未在这里逗留,
沿着小镇大街,踏着乳白色的石砖,一路便来到了瓦山脚下,
瓦山说是山,但是实际上是几座山相连形成的山脉,山林之中,要比小镇上更为祥和,宁静,连鸟兽的鸣叫都少了许多,
如果不是,依旧不时有着那么一两声叫声,苏青白都要怀疑,这整个山脉中的生灵是不是都被人屠戮殆尽了。
在这种安详,禅意绵绵的环境中,
踩着刻有经文的乳白色阶梯,
苏青白一路向上,来到了瓦山的寺庙建筑群,也就是烂柯寺。
远远望去,能够看到一座巨大的山门衡立在两峰之间,卧于山顶之上,
慢慢走进才会现,那原来是一座雄伟奇特的石桥,
石桥上有着一条十分狭窄的缝隙,南宽北窄,窄处寸许,中间仅容一人匍匐可进,宽处一人贴地面爬行能通过。
从洞底仰望,可见山外青天如线,很是壮丽。
顺着这条细线,便能够看到那立于瓦山寺庙建筑群上空的巨大佛像,那是烂柯的佛祖石像。
一座依山而建,以山为身的雕塑,
而烂柯寺,就好像被佛祖踩在脚下一般。
石桥下还有一大洞,高六十余米,宽一百米以上,南北纵深二十余米,
崖洞之中,西边石壁上镌刻着“烂柯山洞”
四字,东边石壁上刻有“天生石梁”
四字,另还有经文数篇。
整个崖洞的地面也被认为雕刻塑性,是一方巨大的棋盘。
棋盘之大堪称天下第一,上面列有黑白棋子众多,好似有着两个巨人在对弈一般。
从石桥的另一侧,沿着石阶继续向上,不久后,便来到了真正的山门之所。
看着那刻有烂柯寺三个字的寺庙大门,苏青白一路奔波带来的疲倦顿时倾泻不少。
山门前站一小童,年岁与苏青白相仿,但身形却要更加瘦小。
小童是一沙弥,一身灰白色僧袍,映着黝黑的面容宁静从容不少。
见到苏青白的身影,严肃刻板的面容上露出了一丝笑意,眉眼间也轻快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