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看了大阵的构成,是以乾艮巽坤四间地,为天地风云正阵,作为正。西北为乾地,乾为天阵。西南为坤地,坤为地阵。东南之地为巽居,巽者为风阵。东北之地为艮居,艮者为山,山川出云,为云阵,在以水火金木为龙虎鸟蛇四奇阵,作为奇。布阵是左为青龙阵,右为白虎阵,前为朱雀鸟阵,后为玄武蛇阵,其中大阵中枢就是以阳眼前金字塔居之。八阵又布于总阵中,应对八座主峰,总阵为八八六十四阵,应对其余山峰,加上丘陵二十四阵组成。总阵阴阳之各三十二阵,阳有三十二阵,阴有三十二阵。丘陵二十四阵,在八十八阵之后,凡矮坡、低谷、沟渠、河谷、丘陵、树木,全在是大阵布局的延伸
大阵是集团方阵。从阵式编成上看,每个大阵都具有八个方向。每一个方向,都编有一个中阵。全阵八个方向,编有八个中阵,分别赋予天、地、风、云和龙、虎、鸟、蛇的代号。分别地看,是八个中阵,合起来看,八个中阵组成一个大阵,所谓“散而成八,复而为一”
。大阵的中央,即是金字塔,即“中心零者,大将握之,四面八方,皆取准焉”
。根据“阵数有九”
的说法,大阵中央也可视为一个中阵。
这个大阵,平时编组为六小阵,中央编组为十六小阵,整个大方阵共六十四小阵,正符合黑竹沟八八六十四堆山峰之数。大方阵之后,还有二十四小阵,则共编为八十八小阵。看到这林阳推测,丘陵的编组,是将二小阵编组为一组,将三组编为一冲,共四冲十二组。为了防御时迟滞敌之进攻,在大阵的外围还设置了树木和滕蔓和鹿角等障碍物。
所有的大阵都有一个原则,就是包容和对称。
大阵的大、中、小阵之间,在排列中具有包含容纳的关系。大阵由中阵编成,中阵由小阵编组。从全阵看,“阵间容阵,队间容队”
,“大阵包小阵,大山包小山”
。在排列的阵式结构上,则保持两两平衡,形成“隅落钩连,曲折相对”
阵的角落互相牵连呼应,一曲一折,彼此相对的状态。
第二个原则,是中外和离合。
大阵在兵力配置也就是自然环境的配置上,区分为中外,即区分为中央和外围。其主要树木配置在外围;以少而精的山峰配置在中央,形成厚外薄中、外重中轻、外实中虚的排列部署。“大阵之法,虚中之法也,自而至阵法,皆虚其中焉”
。在配置阵地时,讲究离合。阵地上,往往有丘阜、沟壑、林木等地形障碍;因此讲究离,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散配置,以避开障碍,又讲究合,在分散配置以后,能在中枢统一指挥下迅合成作战。
第三个原则,是奇正。
布阵时,把山峰区分为正兵,即常规作战部队,和奇兵也就是丘陵,即非常规作战部队。在区分奇正时,是把整个大阵区分为“四为正,四为奇”
。在部署奇正时,“各以一正而间于一奇”
。在八个中阵之外,还区分出“余奇”
之兵,即中央大阵金字塔。
大阵排列由山川、河流、树木变化而来。布阵相传是根据古代丘井之法制定的。丘井之法是一块井田划出四条交叉的道路,八家共处其中,形状像“井”
字,开方是九。列阵时,按此格局,把“井”
字的四隅做为无兵的闲地只在前、后、左、右、中五处部署实兵,形成八阵的起点五阵,即“数起于五”
。
作战时,把五阵中央大部兵力调到四块闲地上,做到“虚其中”
,使“中心”
仅存“零者”
。调出的四支奇兵,机动到四块闲地上,与前、后、左、右四处原有的实兵一起,形成“环其四面,诸部连绕”
的方阵队形,于是“四奇四正而八阵生焉”
,即“终于八”
,这样由五阵列成了八阵。五阵就是八阵,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八阵的简化形式,八阵是五阵的完成形式。
树木运用之法
阵内树木在布阵中即面对着面,攻击共同的敌人;又背靠着背,彼此保护侧后不受攻击,做到“其树之列,面面相向,背背相承”
。也就是说每个树木和每个藤蔓在大阵中都有他的应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