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觉被劝服,确实在船上多个人不方便,还能让她去住通铺或是在房间打地铺吗?尔后想到自己已经大好了,许多事情可以自己做,妹妹也能清闲一些。
就这样,两人悠闲地度过了一个下午,听了戏,吃了很有当地特色的枣泥糕、枣片枣干,喝了香喷喷的油茶。沈佳肴还偷师油茶配方,想把自己八珍粉的方子也改进一下。
意外之喜是永城的辣椒酱也别有特色,据说当地随便那个百姓家的菜园,最少也种三种辣椒。沈佳肴又买了几罐剁椒,准备在船上煮鱼头吃。待兄长大好了,也能吃些重口味的菜色了。
只是当夜在驿站那舒服的床上,两兄妹都失眠了。呃,这是长期乘船后遗症,床太稳不晃荡竟然睡不着了!
沈佳肴感叹道,当初上船用了几夜才习惯睡安稳,难道下船后又要用几夜来适应?翌日起床,两兄妹顶着黑眼圈,吃罢驿站准备的朝食,都决定再睡个回笼觉补补眠。
本来准备在驿站住两夜的,当天下午就收拾了回船上,也不管船夫长和厨子是否回来,大不了自己买菜煮饭吃。
出了永城往涌口,过泗州,往盱眙的水程上迎来了新年。此时船上除了沈家兄妹,就只有十几个船员了。年夜饭是厨子和沈佳肴一起准备的。
因为过了永城沿途就没停,新鲜菜蔬补充的少,除了白菜就是红白萝卜,还有一些干货。沈佳肴只能尽量做到色香味具全,幸好船员们只要有大肉吃,菜色好不好看是不要紧的。
做了个香菇炖鸡,提前一夜腌的酸萝卜炖老鸭,只有白菜做底的水煮鱼片,超八斤的大胖头鱼,只取鱼蒸了剁椒鱼头。
鱼身子切大块裹面粉炸至金黄,再拿辣椒炖了。五花肉和菜干焖制红烧肉,怕出锅冷的快,直接是砂锅上桌。厨子珍藏的羊腿,剁了加白萝卜炖了做火锅底。
沈佳肴又单独给兄长开小灶,拿鸡汤煮了个揪面片,把厨子的蒜苗掐几根炒个瘦肉。
鸡蛋、香菇、肥肉剁的馅,拿豆皮包了先蒸再煎,豆皮是船上唯一的豆制品了。
因为材料有限又费时,只做一小盘兄长一个人吃。反正他还没全好,一船人都知道沈大人从上了船就生病,饮食需要单独调理,吃小灶完全能理解。
当天傍晚船泊在泗州和盱眙中间的一个小码头上,虽离城镇极远,可那四面八方迎新年的鞭炮声还是隐隐传来,让满船人的思乡之情更重,都看着家乡的方向久久不语。
沈佳肴和厨子在厨房忙碌,沈明觉一人在房间看书,船夫长则带着其他人在船头处烧纸祭祀,说是祭龙王,保佑来年一帆风顺。
年夜饭分两桌,沈大人一桌,其他人一桌。沈明觉见亲妹妹也欢欢喜喜地跑到船员那张大圆桌上,不时跟船夫长说说笑笑,还想偷喝米酒。
而自己坐在最暖和的地方,左右各放一炭盆,案上的菜肴丰富精致,就连火锅也是黄灿灿的铜锅。可怎么就觉得很可怜呢!
沈明觉默默地挟菜,真想大吼一声‘今夜没有官民之别,咱们就一桌子吃吧!’可理智让他沉默。
没滋没味地吃着年夜饭,直到船夫长说请沈大人举饮‘小岁酒’,他才参与话题,心情也开怀起来。
小岁酒历来是席上最小者先饮,因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酒。
众人都笑议席上谁最小,最后竟然是沈佳肴年纪最小,见她说一句‘愿大家来年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就豪爽要饮,沈明觉忙让厨子给她把烈酒换成温了的黄酒,还悄悄瞪她一眼。
沈佳肴故意不看兄长的脸色,和众船员边吃边聊各自家乡过年的习俗。沈明觉跟船夫长聊了一会,见自己在众人到底放不开,便先回房了。
沈佳肴没跟兄长回房,直到吃完正席煮好饺子,她才端着两碗热气腾腾地饺子进房间,门一关笑道:“明面上我还是你的书童,若跟你一桌吃饭,他们会笑沈大人没规矩的。”
沈明觉自然明白,他本是寒门出身,礼仪这一块就没学好,若是在人前与书童一桌子吃饭,跟船员没有尊卑之分,传出去,别的官员同僚只会低看他。
轻叹一声道:“待到扬州转运河,你就恢复女儿打扮,直说是我妹妹,不可再打扮书童了。”
妹妹花一样的年纪,正是爱美的时候,成天一身灰色书童装,还总跟男子交际,实在不妥。
沈佳肴挑挑眉,今夜不想跟兄长争论,只含糊道:“到时候再说。”
逐温了黄酒,两兄妹一人饮一小杯,就着吃了饺子。
聊着家乡的亲人,又聊了一下离得越来越远的谢清涛,想着两人虽在船上过年,却也有人相伴酒丰席盛。
而谢清涛和阿力在苦寒的上京道,骑着老马迎着风雪,还不知道年夜饭能不能吃口热乎的!
这相一对比,沈佳肴竟觉得自己也没那么惨了,这漫长的陪兄长赴任之路,也不是那么艰辛啊!
--
作者有话说:
多谢大家的留言和礼物,谢谢!再次求好评
没钱的沈大人
不知不觉就到了子时,船夫长敲锣代替迎新年的鞭炮。两兄妹才互道一句‘新年快乐’,上床安寝。
初一早上醒来,沈佳肴习惯地从枕下摸头绳,却摸到一个荷包,开心地打开一看,竟然只有一文钱拿红线串着。漂亮的绣福字荷包,只包一文钱,兄长真是小气的紧啊!
沈明觉看她嘟嘴就知道她在腹诽什么,笑道:“压岁钱不能太多。”
这个时代同样有新年夜给小辈压岁钱的习俗,不过都不会给太多,多是一文钱拿红绳系着,图个平安吉利的意思。当然大户人家多是给金银裸子,兄长现在正穷,金银裸子估计还要等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