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排队,轮到他一把不剩了。
刘三绕到他们摊子后面唉声叹气:“兄弟,你这就不厚道了。”
沈青越:“谁让你不赶早?”
他倒是想啊!
“我这可是才下了船,你瞧瞧,我这衣服都没来及换呢。”
沈青越:“刘老板回家了?”
刘三笑:“端午自然是要回去一趟的。”
沈青越:“没少赚吧?”
刘三笑容一僵,尴尬地直笑。
确实没少赚。
不说这纸扇子,就是那些竹编扇子他卖得也挺好。
应城离都城近,早就开始以银代税了,并不像镇南郡这么缺钱,那些扇子弄回家,贩给县里的货郎五文钱一把,在他把兄弟的杂货铺里零卖六文钱一把,比他们本地的便宜的扇子卖得还快,早知道他就不跟其他人分货了。
纸扇子利润就更高了。
批给城里的书画铺,不成套的三十文一把,成套的五百文一套,他嫌价低,还没出手,赶着过来买新的,叫他兄弟继续和那书画铺再抻一抻价。
再加上那些干货、皮子和茶叶,这一趟赚得还不错。
原本他还觉得他本钱少门路低,路上虽有关系不愁安危,但弄不到几张茶引子,天天在水上这么漂着不值当的,这趟一算,倒卖山货虽然利薄,但也不是不能干。
若是能让沈青越稳定给他供画,他的利润就稳住了。
想到这儿,他也不跟沈青越装穷了。
倒是希望沈青越能觉得他背景够硬,愿意把画全卖给他。
“咱们也是老熟人了,你这扇子也得给我涨涨量呀。”
沈青越把他定制的那沓画给他,“为了给你画这个,我这回都没画几张扇面。”
刘三:“……”
那他掏钱还多呢!
“这总不是回事儿嘛!”
沈青越也觉得不是回事儿。
市场的供需严重不平衡。
而他画的又不是艺术画,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他确实需要点儿量。
至少县内得够买。
瞧着那些买不到扇子掉眼泪的小孩儿,他也挺不忍心的。
不过这时代没复印机。
画画的比读书的还垄断,这和找人上山挖野菜不一样,他就是想找人描都找不到现成的人干。
要是现在用的都是硬笔倒还好说,用毛笔光控笔描好线条就能卡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普通人。
他去书院招工大概能行,但是十五文一把的扇子,再扣除他的成本和利润,还能给人家多少工钱?哪个有钱读书的书生会愿意花时间做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