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觉得他挺低调,长得也不算出众。
但现在,王诗文对韩风的看法大变。
这家伙真的不简单。
就半天时间,能左右舆论风向。
就像是能操纵风云变幻一样。
不过……
王诗文还是纳闷。
韩风究竟是怎么办到的呢?
网络上的讨论迅速影响了现实生活。
首先是燕京市电视台主动找上门,联系了燕京日报,进而找到了王诗文。
想获得当事人的联系方式,电视台打算做更深入的报道。
连燕京市公安局都因新闻中的事件,特地发了公告,承诺会调查清楚,绝不冤枉任何好人。
随后两天,王诗文跟着电视台的团队一起,去医院病房采访了赵富贵和文静。
赵富贵依然坚持自己没说谎,还在镜头前痛骂马明。
可大家都不傻,谁在撒谎,一眼就能瞧出来。
只是这种事,他们报道不了,没有确凿证据。
正当王诗文一筹莫展时,韩风再次联系她,给她看了几张照片和一份文件。
王诗文一看,眼睛顿时瞪圆了。
随之而来的是兴奋。
因为她意识到,韩风给的东西,全是大新闻素材。
要是做成独家报道,说不定能在报社里大放异彩。
韩风没说这些是怎么来的,王诗文也没问网上那些带节奏的评论是不是他的手笔。
两人心照不宣地告别。
回到单位,王诗文机灵地先去了主编室。
半小时后,她满面春风地从办公室走出。
她清楚,自己押对宝了。
刚才主编已承诺,只要这新闻爆红,就给王诗文加工资、发奖金,晋升她为独立撰稿记者。
有了激励,王诗文的第二篇报道写得格外用心。
很快,《大学城事件背后有新料?究竟谁在说谎?》的报道出炉了。
报道里,王诗文没纠结打架双方的对错。
而是揭露了自己最新的调查成果。
据热心群众举报,当事人赵富贵竟有吸毒前科。
还附上了照片。
证据确凿。
报纸刚一发行,王诗文就通知了韩风。
同时她快速打开了三大新闻网站的页面。
不出所料,不到半小时,新闻下的评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长。
每刷新一次,评论就多了几十条。
王诗文看得心惊胆战,她明白,这新闻要出圈了。
众多评论中,几条评论特别抢眼。
有人说,赵富贵不仅自己吸毒,还贩毒。
后来,又有人跳出来说,自己在赵富贵常去的那个酒吧见过,亲眼目睹赵富贵强迫几个女孩服用那种东西……
好吧。
这下子,事情彻底炸开了锅。
电视台迅速跟进,甚至还制作了专题报道。
原本不紧不慢调查的警察局,当天就火速冲进了医院,对赵富贵采取了管制措施。
到了这一步,赵富贵挨打是否冤枉已经不重要了。
光是贩毒这一项,就已经足够让他万劫不复。
这一下,赵富贵一家本还指望着借韩风一事大发横财的美梦,瞬间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