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然说的简单,但是姚芳却一下子明白过来了。毕竟是经历了这些年代的人,自然也知道其中的一些事情。
原来现在知青都慢慢回城了,虽然各地的数目不多,但是都聚集起来可就不少了。但是现在可都是国营的厂子,里面的位置都是一个位置一个坑,你要想进厂里,要么就是从学校分配出来的,要么就是顶替家里的老人的岗位。
可现在那些老人还没到退休的年纪,自然没有空位子了。所以这些年轻人回到城里,就都成了待业青年了。
年轻人整天待在家里不工作,时间长了自然待不住。要么就成了小混子,整天在街上胡闹。要么就在家里抑郁了。
特别是一些谈婚论嫁的年轻人,要是没有工作,连个对象都找不到。做儿女的过的不爽了,自然要折腾父母了。
所以厂里的一些工人也等不及退休了,就开始给自己的儿子闺女腾位置了。
但是这些老人在厂里可都是大师傅级别的人物,这些刚回城的年轻人就算上岗了,也没有这些老师傅的手艺啊,厂里自然不可能答应一下子就让这些老师傅们离开厂里,招一些什么经验手艺都没有的小年轻上岗了。所以这病退申请一提上来,很快就被退回来了。
今天这些人就是为了这事情就去找厂领导闹的,非得要办病退,把工作岗位给自己的儿女。
姚芳道,“现在国家不是鼓励这些回城的知青们做个体户吗?”
说起来,他们这些做生意的就沾了这些知青的光了。为了让这些知情回城之后有个谋生的手段,所以连个体户也被允许出现了。
冯翠华哼了一声,“这些心高气傲的东西怎么拉得下脸面去做个体户?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爹妈的铁饭碗呢。你说,这办了病退,以后连个退休工资都没有了。现在年纪也不算大,就这么退休了,老了还真指望这些兔崽子养?”
“知识青年吗,自然眼光也高些。”
姚芳笑了笑,现在别说这些知识青年了,就是寻常的老百姓,又有几个看得起个体户的。
都说古代重农抑商,现在也算差不多。
不过她倒是听认同冯翠华的话的。这些老师傅们的手艺就这么荒废了,也太可惜了。要知道,这些人可是在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了。可都是人才啊。
这些人在国营厂干了这么多年,都是四十多岁到五十岁的人了,很少会再去创业什么的,基本上都在家里照顾孩子带孙子了。然后默默的老去。
想想就可惜了。
要是能够请到这些老师傅开个厂,那得多省事啊。
想到这里,姚芳心里隐隐有了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