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谷流水潺潺,细水流沙,清澈见底。李世民策马在河谷奔走,显然是无心关注这周遭景『色』的,雁门才是他的方向。
离家半月余,雁门关指日可待,但到了那里又如何?李世民不得不想,这一行路途虽不遥远,但离开晋阳之后,自己对这大隋的江山又有另一番见解,三征高句丽也许当今圣上是意在借外敌之力削弱关陇门阀之势,强化中央集权,可在李世民看来这样的举国战事对于无辜百姓的伤害却更见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兴建东宫、运河之后,本就民力匮乏态势下。一路走过的荒芜乡村,乞讨的流民,路旁的饿殍……,李世民似乎嗅到了大隋江山的不良气息,隋朝二世的江山还能跋涉多远呢?
策马沿河谷奔走,奔马的度逐渐缓慢下来,滹沱河水突然泛出血红『色』,让李世民甚是惊讶,河中从上游逐渐飘下的一具具死尸更是让自己惊愕。跳下马,李世民向河边奔去,这一具具死尸身着寻常百姓衣服,已然了无生息。李世民感叹着生灵涂炭,正欲离去,却瞥见河谷中间似有一“浮尸”
被一朽木托着,似在摇动着手臂求救,莫非此人未亡?李世民疑『惑』着,踏水走向河谷中央,这滹沱河流经的雁门一带,雨水不丰沛,河水水位倒是偏低的,李世民疾步向前将那被朽木托着的“浮尸”
拖向岸边。
此人全身多处被弓箭『射』伤,虽未中要害,但由于长期漂浮于水中,失血过多,也许自知已无时日,他凭着全身仅余的气力组织李世民对自己的施救动作。而缓缓地从亵衣内取出一块令牌递给李世民。
“斥候!”
李世民眉头紧锁,斥候乃先遣使主管的侦探士兵,此时理应在雁门,却大批死在这滹沱河中。
“兄弟,你可是先遣使旗下的斥候?”
听见李世民已然自问自答的询问,那人仍旧点头,并示意李世民俯身靠近,用尽全身力气将雁门关当前的危急境况一一告知。
“公主和亲!”
突厥围困雁门,军情危机……,显然李世民对于那人提到的皇帝下诏通过公主和亲安抚突厥以拖延时间之事更为关注。
“是以哪位公主和亲?”
李世民心急如焚,可那人却由于流血过多,生命耗损严重,已然魂魄归半、气若游丝。留下一句“二公主”
便杀手人寰。
“二公主!”
“二公主!”
“二公主!……”
已逝去的斥候最后的话语,在李世民耳边不断地回响。
阿宓将要去那荒芜的漠北塞外和亲,从此将成为野蛮突厥人的妻子,与自己天涯两隔,李世民不能容忍这样的状况生,他策马狂奔,奔向离雁门最近的隋军驻扎之地,他必须用尽一切方法解雁门之围。
-------------------------------------------------------------------------------------------------------------------------
夜以继日的赶路之后,李世民在以最快的度达到雁门关最近的隋军驻扎之地,云定兴部。李世民掂量着手中的斥候令与皇帝的密函,就凭着这两件物什,他能成功让云定兴相信而派兵救援吗?而且,云定兴军中这不到两万人的军队,就算出兵,又如何击退突厥的十万大军呢?
事不宜迟,李世□□筹帷幄之后,只身前往云定兴营地。
云定兴并不是一个由大智大勇、大仁大义之人,所谓权谋倒是乐于去精通,只不过收效甚微。作为杨勇的丈人,在前太子大势已去,未亡之前,此人已然倒戈倾向晋王杨广。但终究只是小人之慧,无大将之姿,也仅作得这屯卫将军,在边远地区作威作福。
李世民此次带来的讯息,云定兴做决定之前几番思虑,怎样的选择才可投机,迎来更好的前途,才是他关注的。因此一开始云定兴明知道李世民手持的斥候令与密函,并无虚假,但仍旧以『惑』『乱』军心为由,将李世民关押在牢。
云定兴与身边的副将商议这此事的对策,副将一语点醒这投机取巧的梦中之人。
突厥此次围困雁门,俨然并非力在入主中原,无非只是图利、图钱之举。若非如此,且会因为公主和亲而预留这近十天休战的空档期,也许这次救驾,正是自己重获皇帝重用的良机,只不过这不足两万人的军队,如果能『逼』退突厥十万大军,可是一个难题。
李世民在被押之前叫嚣着自己有解困危机之法的情境提醒着云定兴,他需要看看这个年少气盛的少年郎究竟有何良策?
短暂的牢狱之灾,让李世民明白云定兴的为人。因此在重新买入云定兴营帐一刻起,李世民深知自己的处世之道,提供计谋营救雁门是他必须所谓,但是在云定兴如此的心『性』之下,如若雁门营救成功,自己也不会有在杨广那里获得丝毫奖赏,如若不成,那前途堪忧。只不过为了阿宓,以身试险也在所不惜。更何况对于自己的筹谋,李世民还是甚有把握的。
李世民在云定兴帐中短暂商议之后,云定兴便下令军队开拔,往雁门关前进。只不过在军队出之前,云定兴并未如往常一样训话鼓舞士气,而是安排士兵准备大量锣鼓、旌旗、罗帐、火把随军前行。
云定兴驻扎之处距离雁门大约两日行程,在云定兴全前进的军令下,行军时间缩短近六个时辰,云定兴按照李世民的建议在此短暂扎营,罗帐数量远远过实际需求。并且将锣鼓、旌旗下至各个士兵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