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尚书思忖良久,最终得出这样一个结果,自己也忍不住失笑。
真好啊,自己和萧景曜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有的人的光芒是遮不住的。哪怕萧景曜的手段在六部尚书看来,只是寻常,算不得十分优秀。但以小见大,萧景曜显露出来的这份天资,让六部尚书们都十分认可,并一致认定,萧景曜是能在文官传记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
这就是名相的天分。
六部尚书也因此感慨万千,庆幸他们和萧景曜不处在同一个时代。
站在长辈角度,大齐有这样的栋梁之材,未来只会更加蒸蒸日上,盛世在望。
而若是与萧景曜同处一个时代……其中滋味,问问现在提起会试还有些憋屈的陆含章就知道了。
萧景曜的光芒太过耀眼,和他同时代为臣,便是自己再多才华,都注定被萧景曜的光芒所掩盖。
日月昭昭,不见繁星。
萧景曜不知道,他只是简单地回敬秦学士的行为,都被六部尚书们解读出这么多层的意思来。
不过认真想想,六部尚书们想得也没错。萧景曜本身就不是个会忍气吞声的人,自然不会老老实实地跟着规矩走。萧景曜更喜欢自己创造机会,在安全的范围内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这已经成了萧景曜的思维定式。哪怕先前萧景曜还没意识到给他下绊子的人就是秦学士,他也在无意中为自己抢来了自己能在翰林院中抢到的最大权力。
再加上正宁帝的配合,萧景曜到现在都没发现他那点小小的算计,竟然就让六部尚书分析出来了他远超常人的行事手段,并且断定他将来一定能入阁。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老狐狸们这些年的官场生涯真的不是白过的,眼光一个比一个犀利。
户部尚书胡阁老还悄悄嘀咕道:“我本来还好奇,萧家……咳,两代当家人都不靠谱,那些家底是怎么攒下来的。直到听到了萧翰林和邓氏书局合作卖科举书籍。天底下读书人那么多,谁不会掏银子买一份萧翰林亲自编写的科举书籍?那可是六元及第的传奇状元啊!我粗略算了算,萧翰林这次估计赚到了京城一座大宅院的银子。”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是朝廷的钱袋子。身为户部尚书,胡阁老自然对银钱方面格外敏锐些。邓氏书局要卖传奇状元亲自编写的科举书籍的消息一出来,胡阁老当即就是眼前一亮,拍案叫绝。这赚钱的法子,妙啊!
再一听邓氏书局给书籍定的不同售价,胡阁老算盘精属性发作,半夜睡不着,拿着算盘噼里啪啦算了好几天,终于算出了一个大概的数目。可以说,除了萧家人和邓氏书局的掌柜之外,就只有胡阁老最清楚萧景曜这次赚了多少钱。
说起来,正宁帝把福王扔去户部还怪合适的。胡阁老算盘成精,朝廷要用的每一笔银子都能被他算出花来,每次往外拿银子就格外心痛。
这不巧了嘛,福王正好是只铁公鸡。和胡阁老的属性多搭,就是正宁帝有些痛苦,现在福王认真干活后,正宁帝想从户部要银子,难度直接超级加倍!
本来只有个胡阁老,正宁帝还挺好应付。毕竟君臣有别,胡阁老再心疼国库的银子,最终还是拗不过正宁帝,只能一边痛心疾首地捶胸口,一边让人把银子拨出去。
但福王加入后就不一样了。在银钱方面,正宁帝是胡阁老的克星,而福王,是正宁帝的克星。
胡阁老大喜过望,激动之下抓着福王的手,眼泪哗哗流,“殿下!户部就需要您这样的能干人!您天生就该来户部!陛下圣明!”
从未感受到自己如此重要的福王:“?”
好像有哪里不对,但又觉得没毛病。
本想给福王找点事干,气不过福王成天在户部睡大觉,努力把福王这条咸鱼给鞭活了的正宁帝:“……”
早知道你如此坑爹,还不如让你每天就躺在户部睡大觉!
李首辅等人不如胡阁老擅长经济方面,先前得知萧景曜和书局合作卖科举书籍时,他们还暗自赞叹过萧景曜的高义。这位可真是不藏私啊。
谁家里没个在念书上不开窍的子孙呢?哪怕是阁老们,也有烦心事。萧景曜的科举书,他们也派人买了一套。
开玩笑,这可是六元及第的状元郎编的科举书啊,都是受过科考之苦的人,他们怎么能不买来看一看?
再说了,要给家中子孙用的科举书,他们做长辈的,哪能不提前掌掌眼。万一书籍里面有些内容讲劈叉了,他们又没注意,那岂不是和萧景曜一起沦为笑柄。
结果这套书买回来一看,他们看着看着,竟然都忘记这是给儿孙用的科考书,时不时拍桌大喊一声好,更加佩服萧景曜心思之巧妙。
编书的难度和读书可不是一个等级,许多人读了一辈子书,让他们来编一套适合科举考试的书,他们指不定就把四书五经全抄上了。
实在难以取舍,分不出轻重,也不知道该怎么编。
萧景曜编的书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烦恼,入门级的教材从易到难,用词浅显,生动又有趣,让人忍不住继续往下看。一点都没有正经经史子集的枯燥乏味。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几位阁老不是大儒,更侧重科举考试,萧景曜科考书籍的编写,针对性极强,甚至还单独列了些常用典故,简直是学渣们的福音。夫子再也不用担心我写文章不会用典了呢。
阁老们一边看一边笑,竟然就这么将一整套书都看完了,还觉得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