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路过佑嘉,刚好进来看看。”
付子安摘下墨镜,露出一张不显年龄的脸。“咱们六七年没见了,你过得好吗?”
他出国后,隔绝了一切不必要的人际往来,一门心思地扑在旅居上,游历了十几个国家,对国内朋友的境况知之甚少。
“那肯定没你潇洒。”
裴嘉之语气轻松,“光看你寄来的各地明信片,都能想象到你过得有多快活了。”
“过奖过奖。”
付子安拉开椅子坐下,“好日子是暂时的。积攒的钱一花完,我就得灰溜溜地回国了。”
“别说得那么可怜兮兮的。”
裴嘉之毫不留情地戳破了他的伪装,“想回来拍电影就拍,我给你投资。”
“我可不缺投资。”
付子安略带得意,“有的是人排着队给我送钱,想沾点光。当然,你在我这,永远是第一顺位的,包你稳赚不赔。”
他和裴嘉之的友谊起源于裴家的资助。刚念大学的付子安心高气傲,平白无故得到了裴家的经济支持,总觉得过意不去,便提出了用劳动力换取报酬,而所谓的劳动,就是担任裴嘉之的家庭教师。
初中的裴嘉之悟性极高,学习方面根本用不着付子安操心。付子安只需每天布置两道高深的竞赛题目,让裴嘉之在半小时内完成,当天的补习就算结束。
空余的时间,他们会一起聊天,或是看一部当下热门的电影。
聊天时,裴嘉之经常谈到他的前影后母亲,眼里满是向往与崇拜。
裴家有一个巨大的影音室,那是付子安头一回见识到大屏幕的魅力,他无法自拔地爱上了这块方方正正的幕布,并决定为它奉献终身。
“我要转系,当一名电影导演。”
付子安正式发出了宣言。“小裴同学,你也喜欢电影,为什么不和你母亲一样,做一名演员呢?”
他把裴嘉之当成了挚友,尽管两人的年龄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付子安辞去了家庭教师的工作,义无反顾地投入了电影行业。他从穷困潦倒、一穷二白起家,渐渐有了起色。
创业期间,付子安依然和裴嘉之保持着联系,时常询问裴嘉之关于剧本和选角的建议。虽然裴嘉之最后没有从事电影行业,但他们依旧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次付子安一创作完剧本,就发给了远在国内的裴嘉之,请他评价一下新故事。
不久后,裴嘉之回了一封电子邮件,中肯地指出了剧本的优劣之处。付子安的新作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大胆地采用了意识流手法、场景单一、融入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极其考验演员的个人素质和台词功底。
“你邮件里说的,适合演这个剧本的人是谁啊?”
付子安直入正题,“不是说好了回国介绍我认识吗?”
“人家没空,你有什么好急的?”
裴嘉之格外淡定,“每个人看法不同,我认为合适的,不一定合你心意。你是导演,我不想干涉你的选角。”
“裴嘉之,别和我玩欲擒故纵。”
付子安愤愤地拍了拍桌子,“你就吊我好奇心。我以前拍电影选角时,哪回没问过你意见?我多信任你啊,你看好的人还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