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叹道:
“对。你那好岳丈近日上了个折子,两淮盐税关系重大,这些年都相安无事,可最近那边出了不少乱贼,竟然意图劫掠税银。”
“虽然税银无事,也抓住了不少贼人,可这件事闹得不小,甚至还牵扯到了漕帮。。。。。。。”
他的话欲言又止,片刻后,身旁当朝的太监总管,历经两朝的大太监苏生宣接话道:
“不知秦侍卫可曾记得,这漕帮的事情是源自于前朝为了急于恢复民生,于是放任了漕帮展。”
“如今时移世易,漕帮坐拥青壮十余万,虽然山头各立,却也是一个心头之患。故此陛下才有所忧戚。”
秦昭阳看了一眼大太监苏生宣,若不是陛下默许,他怎敢如此随意插话,还是涉及到了前朝太上皇。。。。。。
于是秦昭阳脸色凝重了些许,说道:
“既如此斩草必除根,先派探子暗中散播流言挑拨漕帮各旗的关系。然后在派人拉拢一些头目领,许以漕运官位。”
“现如今各地都纷乱不断,漕帮既然要稳住不能出大乱子,那就以毒攻毒,以土匪帮派去治土匪帮派!这些个水手河工明面上跟着混黑,却只是因为一介贫苦人家意欲讨生活不得不如此。他们内心颇为向往官位,只是苦于招安不得。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也能让他们成了官府的好鹰犬了!”
“之后主要利用漕运总督府的权利,武力镇压为主,政令招抚为辅,在辅以这些被拉拢的人,从内而外的一举破之。”
陛下闻言都皱眉沉思,片刻后先是陛下摇了摇头说道:
“前面你的进言有些道理,只是后面的不行,当下漕帮还有利用价值,不能尽皆击垮。眼下需要漕帮运输粮草,如果散了且要去擦屁股,麻烦至极。”
一旁的大太监苏生宣也叹了口气,附和说道:
“老奴前些时日于太上皇跟前做近侍时,也曾听闻太上皇也有此忧虑,和陛下所想大同小异。但最后且都否定了这些想法,秦昭阳,你可知道为何?”
秦昭阳低头思忖片刻,随后抬头道:
“莫非是东北满洲边患。。。?”
此刻,只见苏太监与那陛下尽皆是眸子里透出了震惊之色。
他们没想到仅仅凭着一句话,秦昭阳赫然就能猜到是东北边患的缘故!
要知道先前的一番言语,何曾提到过边关分毫?!
陛下又是满意又是叹息的看着秦昭阳,他对秦昭阳真的是颇为赞叹。
也不知这小子近两年不知怎么地大彻大悟,竟就与从前判若两人,还是说从前的他是被那纨绔本性掩盖了天性机敏的内在,权看是否用在了正途上。
见两人陷入沉默,秦昭阳也没有继续出声。
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
这时候如若再继续侃侃而谈,甚至表露出骄矜之意,反倒是有些不知分寸了!
最后还是陛下率先打破了寂静,缓缓开口问道:
“我且问你,将你赐婚于林府千金,你可曾有过悔意?”
不得不说,当朝承天皇帝是非常器重于林如海的,没有皇帝不欣赏这般为官勤勉能力出众且清廉正直的臣子。
而承天这个年号,足以彰显他的雄心壮志。
当皇帝心怀天下,往往会成为了一个政治动物,考虑诸事万不可只考虑喜好!
如今这一朝的确在太上皇时期称得上大治之世,但同时盛世背后也潜藏着诸多的危机。
当年看似因时制宜的利民政策,到现在却都变成了跗骨之疽。
秦昭阳点了点头,轻声道:“我不曾有悔意。”
“实话实说吧。那林黛玉之母贾敏是贾家荣国府先荣国公的嫡女,也是最受万千宠爱的掌上明珠。林黛玉虽然丧母,如今与她珠胎暗结,却说不得能通过她与贾家缔结干系。”
承天帝,也就是当今陛下皱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