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今夜请你入梦来完整版书包网 > 第30章(第1页)

第30章(第1页)

大师笑笑:“我们的生活点滴,生活种种,都是我们的因缘。现在的生活是过去生活的果将来生活的因。四周的环境其实是心的延伸与发展。当心清澈柔软,身边就能相应和谐,心净则人净,心净对着心说,人也就清净了。”

“大师,我也看过一些佛教的书籍,很多地方不明白,您觉得到底应该怎样学佛?或者说我们应该从佛教中得到什么?”

“学佛如果依感性而存在,是一种寄托;依迷信而存在,是一种崇拜。这两种都不叫做学佛。只是世俗人的无常观念,真正的佛法要理性地觉悟真理。在日常生活中,最能看出学佛学到什么?佛法好是广结善缘。学佛不开悟即累赘的生活。人生需要接受两种事实---摧残与温馨,学佛即可平衡两者。”

“家族的团圆是不容易的,人生的团圆更是艰难。虽然人人都期待有一个圆满的人生,花费许多的时间筹备,用丰盈的心情来期待,遗憾的是,有许多因缘无法策划,筹备与完成。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达达继续问。

“世间的事总是做不完,烦不完,一直到死,我们都没有停止下来。所以我们应该忙开悟,忙解脱心性。工作不管如何辛苦,都要提醒自己是修行人。做事可以看到自己的包容性,圆融,福德因缘,这同时也是在累积我们的智慧财产。在生活中训练自己量大,在工作中训练自己圆融,转化有相,有为的想法。我们为了求全,于是多所责备。如果我们随顺因缘,不求责备,就会发现,纵使不能团圆,只要有明月,就安慰了我们的心;或者即使没有月亮,只要珍惜人间的因缘,就了无遗憾了。”

达达:“佛经上说,在生中,一切善意的言行举止,俱是修行。所谓做中学,做中修,唯有身体力行,才能进入如来之家。可是,有时候,我们的善意却把我们自己害了......”

大师:“慈悲就是指替别人想,是福报的泉源。付出与关怀皆是福报。入世是慈悲,出世是智慧,皆在生活里发生。入世把慈悲心做好。出世把智慧发出来。慈悲心大,神通就大,神通即无碍的果报。慈悲是一种整合力。能量,包容,快乐,慈悲是一种报化作用,报化是果报。感受的东西,使您受用的东西就是报化。慈悲心大,报化的作用广,可尽虚空遍法界。慈悲是从包容的宽广度来感受菩萨的无生法忍。以终生命为己命,忘我的去做。付出的那份爱心即非常的高级。慈悲心是一生的原动力。有此原动力,一生没有一件事不成功。慈悲心像钱,人见人爱。行善一定要表现出来,举心动念的善就会带给你如意。同样的,举心动念的恶也会让你感到不顺利。一颗种子可以长出一大串的穗粒,所以不要因善小而不为。举心动念都是布施,小布施一样有大福报。救心不管贫富皆能令心安定。救急,救贫中也让他们有佛法的教育。行善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因为怎么做就怎么收成。”

达达:“是否每个起心动念都具足善因觉种?”

大师:“要成为自己的导师,不要成为自己的魔鬼。一切好坏因缘都是自己照的。”

达达:“如何才能宁静?”

大师:“惟有少计较,少妄想。对于每件事用平常心平凡看待。掌握自己的心,察明自己的心。心动念间皆有修养的表现。看来施主是系统学习过佛法的。”

大师呵呵笑到。

“是的,大师。我在大学的时候选修的是佛教。当时他在新疆,我很痛苦,他到新疆的那一年我才13岁,年纪太小,什么都不能做,很痛苦。偶尔在一本书上看到要常想因果,今生是受用过去的因缘果报。就开始学习佛法了。”

大师:“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要须照因果去做,受果报时无怨无毁。感情的心活即矛盾,理性生活即因果。明白了因果就能坦然接受事实,然后重新改变自己。不要怕承担,人随着自己的因果演化成果。因果的制造要警觉到起心动念所下的赌注。生活常想因果,今生是受过去的因缘果报。须以平常的心,平等的心及无怨的心去接受果报。人生的一切连自己都不满意,那要如何让别人满意呢?只有实际的利益,成就他人才满意(付出,利他),每想一切事,每做一件事皆有因果报应。一切来去皆叫因果,烦恼来自听,看,想,天天做好因果,时时做好因果。明白因果,也就明白命运。”

达达:“佛经上说,粉碎自己的习气,摆平自己的心就是修行。可是仅仅是我个人修行怎么够呢,我就因为这样,受到身体的伤害,我把它看成是我的果报,但我并没有去伤害呀?”

大师:“修行即战争,把自己的心摆平,即安住本心。修行最重要的是在降伏自心,随缘自在,随遇而安。明白佛法的人,不会去改变一切的缘,因为好缘,坏缘都是过客。修道的人对好坏都不取也不舍,所以能够平等。随缘中有严谨,而不随俗浮靡。一切的缘都是过去生活中自己所造的,但缘终究不长久,唯应在一切缘生缘灭中,持以平衡的心,不怨,不尤。任何的缘都是让我们造福的,不要排斥,在缘中造福,不挂碍。”

达达:“杨先生应该怎样修养,才能磨练他的跞气?”

大师:“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达达:“佛说随缘自在,随遇而安。那这不是叫我们不要进取吗?”

大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明白佛法的人,不会去改变一切的缘,因为好缘,坏缘都是过客。修道的人对好坏都不取也不舍,所以能够平等。随缘中有严谨,而不随俗浮靡。一切的缘都是过去生活中自己所造的,但缘终究不长久,唯应在一切缘生缘灭中,持以平衡的心,不怨,不尤。任何的缘都是让我们造福的,不要排斥,在缘中造福,不挂碍。接缘,惜缘,不浪费每个缘。凡事尽心尽力后,才谓之随缘。能够接引很多的缘就是福德。珍惜每个前缘,做事即修养佛法,证明自己有几分道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