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极与熊廷弼谈话时,朝廷这边已经吵翻天了。
文官们争相上弹劾的折子,要求严惩张之极。
甚至有人说张之极沽名钓誉,知法犯法。垫付银两,博取名声。实则是为了贪墨而掩人耳目。罪大恶极,应该处以极刑,凌迟处死。
对于这些折子,天启皇帝可以置之不理。
可是朝廷上,大臣们对张之极的弹劾,那就不得不听了。
尤其是户部尚书李汝华,竟然也来参加早朝了。
显然,他对天启皇帝只是将张之极关入刑部大牢,还是不满意。
刘一燝、张问达等人自然也是痛下杀手。
附和者很多。
英国公张维贤虽然得到了张之极的指示,不要参与此事。
可是朝堂之上,这帮人说得越来越难听,越来越离谱。张维贤就没有控制住脾气。
开始为张之极辩解。
张维贤是一个人在战斗,攻击张之极,落井下石的人,有很多。旁观者也不少。独独没有帮助张维贤的人。
天启皇帝一直在冷眼旁观这些大臣们的表演。
昨日孙承宗就进宫面圣。
天启皇帝对自己这位老师,那是非常尊重的。
孙承宗建议天启皇帝不妨利用此次事件,观察一下朝廷诸人的表现,进而知晓他们的立场。
天启皇帝知道孙承宗是为他好。不过他也担心张之极会被处死。
孙承宗告诉天启皇帝,张之极根本就没有贪墨。
对于老师的话,天启皇帝还是相信的。
孙承宗让天启皇帝在众人吵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命锦衣卫彻查此事。
天启皇帝采纳了孙承宗的意见。
因此,朝堂之上,众人吵得十分激烈。天启皇帝犹如吃瓜群众一般,并没有制止,相反还在看着热闹。
大家认为少年皇帝既然选择了沉默,那么也算是对大家的一个默许。
因此,又有很多人出来弹劾张之极。
英国公张维贤打仗可以,舌战群儒那是做不来的。他也许是太过激动,也许是话说多了,大脑有些缺氧,身子竟然有些摇晃,脑袋有些迷糊,险些晕倒。
好在他身体素质好,挺了过来。
李汝华上前说道:“皇上。微臣敬重英国公,也十分钦佩世子为国所做的事情。可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世子既然有贪墨行为,那就得接受应有的惩罚。这样才公平。”
英国公张维贤冷笑道:“李大人。你口口声声说我儿有贪墨行为。你拿出来证据呀。拿不出来证据,那就是血口喷人。”
李汝华继续说道:“经过世子之手那么多的银子,别说他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大人,那也得心动。微臣恳请皇上彻查此事。微臣可以保证张之极绝对有贪墨行为。如果他是清白的,那就请皇上免了微臣的尚书之职。”
这个李汝华是越来越不要脸了。竟然以免职相要挟。这也说明,他坚信,张之极绝对是贪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