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错觉吗?
秦观河看向白岐玉,屏幕冰冷的光打在青年的侧脸上,有种古怪的僵硬感。
观察了这么久,秦观河终于找到了“僵硬感”
的来源:白岐玉几乎不眨眼。
或许因为不安、恐惧,或者单纯的“不信任”
,白岐玉总是垂着眼睛,很少盯着他或者罗太奶的眼睛说话。
闭上眼,眼前全是白岐玉卷翘的睫毛微颤着,给人以可怜无助的模样。
却也无法看清他的神情。
仔细想来……白岐玉经常露出夸张的“恐惧”
:寒战、神经质的睁大眼睛,或者抽搐……
但……那些都是真的吗?
“找到了,我就记得拍过霍教授的地图。你看下……秦弟马?”
“秦弟马?”
白岐玉奇怪的拍了拍怔愣的秦观河的肩膀,后者一个激灵,很惊恐的扭头看他。
“怎么突然发呆啊?是发现什么线索了?”
“没,”
秦观河倒吐一口冷气,不着痕迹的擦了一下后颈的冷汗,“你继续说吧。”
“嗯。”
理智回笼后,秦观河冷静的思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症状。
他很快找到了原因:讲述方式的问题。
白岐玉在描绘青岛之旅时,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副词。听着的时候不觉得什么,但其实人聊天时,是不会加这么多“修饰语”
的。
仿口述文风的书面语才会。
白岐玉的语气又平淡,听不太出感情色彩,声音是很标准的普通话……
这样的讲述方式,只出现在两种人身上。
播音员,或者旁观者。
白岐玉是哪一种呢?
秦观河定定的看了白岐玉后颈奇异的硬鳞一会儿,很快转移开了视线。
面前,笔记本电脑上,静静地展示着一张拍下来的笔记纸。
用中性笔横平竖直的画着地图,右下角是比例尺和标注,字体一板一眼,清隽冷硬,一看就是专业学者的手笔。
霍传山简单易懂的勾勒出四个小队“拐来拐去”
的路径。
惊奇的是,这四个路径,竟然像一个“葫芦”
一样,绕了两个崎岖不平的圆,最后在“葫芦”
底的死路汇合。
“霍传山说,这样的设计很没道理,总不能是为了增加施工难度设计的,肯定有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