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大炮传奇阅读 > 第3章 又赚了几个烧饼(第1页)

第3章 又赚了几个烧饼(第1页)

1896年3月26日,在聊城楼北大街路东北门附近的一座深宅大院里面,一名男婴呱呱坠地,这个男孩就是傅斯年。

聊城古称东昌,位于山东西部,东南隔黄河与济南、泰安为邻,南部隔金堤河与河南省相接,西部隔漳卫河与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相望,北部和东北部与德州市接壤。

聊城已有5ooo余年的历史,是历史文化名城,代表农耕文明的黄河文化与代表商业文明的运河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

在6路交通不达的条件下,临水而居,就意味着交通便捷,商贸繁华,便很容易成为富庶之地;何况黄河和黄金水道的京杭大运河在这里相会。而在很长时间里,聊城也却是富甲一方,曾经被誉为“中国江北水城”

、“中国北方威尼斯”

经济繁荣必然带来文化繁荣,带来方方面面的展。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等书中的许多故事都生在聊城。聊城是商朝名相伊尹躬耕处、战国军事家孙膑诞生地、东阿王曹植梵呗音乐明地。

所谓地灵人杰,这里诞生了宋代医学家成无己、明代文学家谢榛、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国画大师李苦禅、抗日名将张自忠、国学泰斗季羡林……

在聊城的这众多人杰中,傅斯年当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傅斯年的祖籍是在江西的永丰县。明朝年间,傅斯年的一位远祖傅回祖被派到山东东昌府下属的一县为官。任期满后,其夫人不愿与他一起回老家,他便遂了夫人的心愿,安排三个儿子陪伴夫人。这样就在聊城住了下来。

三个儿子中有一个叫傅祥的,善于经商,所谓无商不富,傅家就从傅祥这里达了,成了有钱人。而傅以渐就是傅祥的后人。

只是,到了傅以渐这一代,家道已经败落了。在这个家族中,傅以渐算是官当的最大一个,所谓升官财,傅以渐又为这个家族重铸了辉煌。

傅斯年的曾祖父叫傅继勋,曾担任过安徽布政使,虽然没有其祖父傅以渐官做得大,,但也毕竟官居二品;而且还曾是李鸿章、丁宝桢的老师,因此到他那里,家道还算是兴旺的。

傅继勋有七个儿子,第三子为傅淦,也就是傅斯年的祖父。

傅斯年的祖父傅淦很有才气,年少时就因为才华出众而远近闻名。很多人都说,这傅家看样子又要出个大人物。凭傅淦的才华,如能参加科考,说不定傅家又能出个状元。傅淦不光文才了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武功也很高,据说,和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齐名的大刀王五,还曾拜在他的名下为徒。

但是,这个傅淦,不知为什么,特别淡泊名利,对考取功名不感兴趣。同治十二年,他取得了贡生资格后,就再没参加过科考。这傅淦因为家庭条件优越,对金钱也看得很淡,而且生性豪爽,出手大方。喜欢到处游玩,不善理财,不会操持家事。分家的时候,他要得又最少,不多的积蓄,在他手理很快就花完了。也就是说,到了他这里,家道就败落了。

傅斯年的父亲傅旭安,受其父亲傅淦的影响,虽然才华横溢也很淡泊名利。这是个性格仁厚之人,做为傅淦的长子,为了一家的生活,在傅斯年三岁的时候就外出教书。

傅旭安教书的东平县龙山书院,地处偏僻,出行不便。傅旭安一年难得回家几次,很少陪在妻子和孩子身旁。这样他也就把全部精力用在教书上,把全部的爱用在了他的学生身上。由于知识渊博,各方面表现出色,他很快被重用当了院长。可惜好景不长,天妒英才。到傅旭安去书院的第六个年头,也就是傅斯年九岁的时候,一场大病夺去了傅旭安的生命。年仅三十九岁,可谓英年早逝。

傅斯年在三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在身边,九岁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傅斯年是很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有祖父傅淦。

人们常说隔辈亲,特别是大孙子,而傅斯年还是长门长孙。傅淦有三个儿子,他好像都没怎么放在心上,用他自己的话说,都不知道自己的几个儿子是怎么长大的。可是,这个孙子可不一样了。自打傅斯民来到这个世界,就把他喜欢得不知怎么好了,每天不看一眼这个胖嘟嘟的大孙子,就像丢了魂一样。

他常说,这个大孙子使他懂了很多,否则,他不会知道,照看孩子,是多么美好的事。

有一次,傅斯年过生日,他忘情地说:“胖孙子,谢谢你来到这个世界,给爷爷带来这么多的快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傅斯年成了他的全部。

傅淦淡泊名利,但他对做学问可没有半点马虎,从傅斯年能听懂说话时,他就给傅斯年讲励志的故事。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之后,就从三字经开始教起。可以想象一代大侠傅淦和小小孩童傅斯年爷孙俩在一块的快乐景象。

傅斯年成年后曾对弟弟傅斯严深情地说:“祖父生前所教我兄弟的,尽是忠孝节义,从未灌输丝毫不洁不正的思想,我兄弟得有今日,都是祖父所赐。”

祖父傅淦不单单自己亲自教授傅斯年,还在傅斯年才五岁的时候,就把傅斯年送到了当时东昌府著名的教育家孙达宸的私塾接受四书五经的传统国学教育。孙达宸私塾当时在聊城非常有名气,这位老师培养出来很多的秀才。当时的傅斯年家经济已经捉襟见肘,可是祖父傅淦依然舍得为傅斯年在教育上投资。孙达宸私塾距离傅斯年家有四五百米的距离,作为一个小孩子走这么远还是不很方便。后来和傅斯年家有世交的朱家私塾馆请到了一位名师马殿仁,因为离家比较近,两家又是世交,傅斯年又到朱家私塾馆去读书。

傅斯年白天在私塾馆学习,回家之后祖父傅淦就在家督促,傅斯年无法有丝毫懈怠。

光绪三十一年(19o5年),东昌府和聊城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