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元武是直肠子,石青是冷性子,看到这种阵仗,都暗自庆幸皇帝指定苏元辰主理行宫保卫事宜,他们就不必与那些说话曲里拐弯、心计如海、诡计多端的文官和嚣张跋扈、横行霸道、手段狠辣的皇亲国戚们打交道了。
除了文臣武将勋贵世家之外,宫中后妃也都想方设法地对苏东辰表示亲善友好。皇后先出手,将行宫中的一些宫女赏出来,侍候那些没带婢女的勋贵重臣。她给安国公送了两个,给苏东辰也送了两个。
这两个宫女的年纪都不小了,已经二十岁出头,再过两年就会按宫规放出去,如今想要找个靠得住的出路,这自然是个好机会。两人都成熟稳重,相貌清秀,性子爽俐,落落大方,很符合武将的审美,显然皇后是用了心的。
苏东辰并不需要女子在身边服侍,却也不能拂了皇后的美意,只得将她们留在自己的临时居所,做些清扫、浆洗、缝补、烧水等轻闲活计,晚上却不许她们进屋值夜,免得出什么事,坏了自己的名声。
两个宫女都不骄不躁,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平时也不会乱走动、瞎打听,表现得安分守己,让苏东辰也不怎么防备抗拒,只当她们是普通婢女。只要守规矩,多两个人吃饭,他还是养得起的。
除他之外,姜元武和石青也都收到了皇后的“好意”
。两人同样没带侍女,便把收到的宫女留在身边做杂活,显然都不打算收房。
行宫的宫女都是在京城后宫倾轧中被排挤配过来的,在这个长年清冷的地方寂寞度日,以前再是国色天香,能一直保持容貌和朝气的人并不多,大都暮气沉沉,未老先衰。皇后虽精心挑选过,却只有给苏东辰的两个宫女算是中等偏上,赏给其他人的宫女在姿色风仪上都只能算中等。有些年老的勋贵和纨绔子弟觉得这些女子虽然没有美貌,不过还算年轻,又是宫里赏出来的,便收用了,也算是一个消遣,还可卖皇后一个好。老、重臣、实权勋贵、掌兵武将等人则比较谨慎,对收下的宫女都很疏远,有带家眷的便给到后院,只当成普通的丫鬟来用或是索性供起来,总之是不打算收作通房或纳为侍妾。
皇后只要他们肯收下自己的一番美意便成,并不在乎他们用不用。她的主要目标只有苏东辰,见苏东辰将两个宫女放在身边侍候,便觉得很满意。
在承德,几乎所有人的日子都按部就班。
皇帝卧床不起,皇太孙监国,三位皇子与皇后以及诸妃嫔都分了班次,轮流在皇上身边侍疾。众臣辅佐皇太孙处理朝政,老们每天会到行宫看望皇上。那些跟随家中长辈过来的晚辈公子都很安分,顶多上上青楼或者收用些美貌丫鬟,或是约上几个好友打打牌,小赌怡情,敢胡作非为的人几乎没有。
苏东辰颁布过禁令,值此非常时期,若有违犯朝廷律令者,轻则抓捕关押,重则就地格杀。他的“苏阎王”
名号早已响彻帝都,人人都知道他无畏权势背景,是敢于下狠手杀人的,因此没人愿意犯在他手上。
皇帝一直病得昏昏沉沉,看上去越不行了。皇后、三位皇子以及几个高位妃嫔都忧心忡忡,对于龙驭宾天后由皇太孙继承大宝的结果完全不能接受。朝野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一时间暗流汹涌,情势紧绷到极点,似乎整个承德都变成了一个火药桶,只要有一点火星,就会轰然炸开。
意外就在这个时候突然生。
这日,天气格外冷,纷纷扬扬地飘起了小雪。苏东辰起身时天还黑着。像往常一样,他喝了粳米粥,吃了两张饼和几个大肉包子,便出门去了行宫。
皇帝仍在昏睡,侍疾的是皇太孙。他这些天睡得极少,白天处理国事,晚上陪着皇帝,小小少年一张粉嫩润泽的脸变得颇为憔悴。看到苏东辰进来请安,他的眼圈忍不住红了,表面上却得端着君臣礼仪的架子,看着父亲行礼,然后按照御前对奏的格局,问了问行宫防卫之事,又道了声辛苦,便让他退下。
苏东辰按照每日惯例,带着麾下军官在行宫内外巡视一圈,确认防卫部署都很到位,无人懈怠,无人犯错,这才回到行宫前门旁边的临时行辕处理公务。
还没到午时,不得膳食,众位军汉都有些饿,就有贤妃宫中的女官带着内侍宫人过来送了许多点心,其中专门给苏东辰和一些中高级军官炖了燕窝。这些天来皆是如此,苏东辰原本推辞了几次,可贤妃跟前的女官舌灿莲花,说得他无言以对,只得谢恩接下。军汉们本就不爱燕窝那种“娘们儿爱吃的玩意儿”
,又是贤妃亲赐,基本上都不会碰。但这个确实是温补的好东西,对身体有益,苏东辰倒也不避讳,经杜漓探查后证实无毒,便吃了下去。
不仅是贤妃,皇后也时常赏菜赏汤水赏点心赏补品,另外几个高位嫔妃也各有赏赐,饮食居多,说是娘娘们的恩典,其实基本都是御膳房做出来的。军汉们食量大,来者不拒,这些日子吃香喝辣,很是舒爽。
既已习惯,大家都没在意,看到贤妃送来的点头和热汤面都很高兴,谢恩后便端起碗,大口吃起来。女官亲自将一碗燕窝送到苏东辰面前,温柔地请他享用。
苏东辰道谢后拿起汤勺,几口便连汤带水地吃完了,然后又吃了两块椒盐酥饼,便净了手,继续办理公务。
贤妃宫中的人离开后不到半个时辰,苏东辰突然喷出一口艳丽而诡异的粉红色鲜血,颓然倒在书案上,昏迷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