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歌创作来源于爱情,起步于爱情诗。
我早熟,也就自然早恋,初中就谈恋爱了。
在当时看来那些恋爱都是撕心裂肺的,不过也是非常纯洁的。
写情书、写情诗是那个年代最流行的。
8o、9o年代的情诗是写在秋天的枫叶上,21世纪初的情诗是写在散着薰衣草香味的彩纸上。
那一年我哗哗就写了一百多情诗,后来十几年所写的都不及那一年写的多。
进入高中之后,特别是我烧毁书稿之后,我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再去写小说。对于文学的热爱,对于情感的表达,只能用诗歌来寄托。
后来我的诗歌不在局限于爱情。对人生、对理想的思考同样占据我的端,比如这《高四》:
影子是一堵墙
我伸了又伸
始终无法越过
墙的黑影跟随
走不出那心头淤积
淤积在阳光的季节
等待在墙角苍老
苍老在高中的第四年
墙是一个影子
消失在多梦的黑夜
我伸了又伸
没有影子的季节孤单
那心
谁为保护,为谁痛苦
19年来,我写过25o多诗歌,排版好了,自己打印装订成集《北极光》,也试着投过几次稿,但始终没能出版。毕竟汪国真之后中国诗人没人关注了,中国的诗歌也走向了没落。诗歌绝对卖不动、火不了。除了自费出版,没有哪个出版社愿意在诗歌上大投入。诗歌就好像是小三,只有男主人喜欢,其他人都不喜欢,想转正,难!
倒是上大学的时候,我把诗集码到电脑上,传到网上,还真有一家图书公司电话联系我,说要出版我的诗集。但是一个月后这家图书公司变卦了,之后不了了之。
这些年我也不怎么去写诗歌了,一年也写不了两三,不是因为创作枯竭了,也不是因为我的视野贫瘠了,而是当下真的没有多少人愿意读诗歌了。别人写的我看不懂,我写的估计别人也看不懂。读懂一诗,必须要联系创作的环境,必须要理解诗人的创作心情。说来说去诗歌就是一种自己存在于自己世界里的东西。
没人看,诗集出版不了,但是我不想让诗歌没落。在我写的小说里,在恰当的情节之处,我都会插入诗歌,一些最能恰当地表达小说中主人公心情的诗歌。越是情深之处,越是动人之处,越是需要诗歌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