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给古人盘点我推的历史名人们笔趣阁 > 第十八章(第2页)

第十八章(第2页)

听上去是个还不错的人对吧?但人无完人,朱祁钰其实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政治手段不够成熟,毕竟他到底不是正经培养的继承人;再比如说某些大臣触怒他之后也会被杖杀,因为他脾气好是真的,但他也不是不会暴躁。

“一个人肯定会有暴躁的时候,不暴躁那就是真的泥人了。”

朱棣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很大的缺陷,“很显然,祁钰不是真的软弱老好人,因为软弱的人不会有采纳于谦建议的魄力,也守不住北京。”

并且,他还有一些公认的“污点”

,虽然那些污点在我看来并没有多污,但毕竟很多人都那么认为嘛,那我就拎出来讲一讲。

朱瞻基:公认的污点?

我们都知道,明朝有一套自己的正统皇位继承制度,叫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制度吧,你要说它严格呢?回头看一看明朝那梦幻的皇位交接,会觉得好像也没那么严格;但你要说它不严格呢?它在某些时候又好像很严格,这很难界定。但毋庸置疑的是,按照这套继位流程,不出意外的话,非嫡非长的景泰帝朱祁钰与皇位是注定无缘的。

朱元璋内心警铃大作:“梦幻的皇位交接,有多梦幻?”

“总不能是频繁小宗入大宗吧……”

朱橚悄悄嘀咕。

不小心听见了的朱棣:……

老弟,说话注意点场合,小心咱爹听见了削你。

可现实偏偏就出意外了,正统皇帝朱祁镇跑去草原观光去了,于是朱祁钰上位了。这叫什么?这叫对正统礼法的破坏!事急从权,国家危难时礼法可以抛到一边,但社会安定了之后呢?很显然,这个东西就可以拾掇拾掇捡起来了。

这下朱祁钰可不就尴尬了,前有身在瓦剌,活得比他潇洒,身份比他正统了不知道多少倍的太上皇;后有太上皇的儿子,在礼法上照样比他正统了不知多少倍的太子朱见深;嘿!整个家就他一个外人,稍有不甚就可能会有人对他说你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赶紧下去让你哥或者你侄子上来吧!想想就令人头大。

众人:代入感太强,已经提前开始窒息了。

以上就是前情提要。如果你是朱祁钰,你会选择怎么做呢?

伴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翻开朱祁钰的污点全集,又名——“令景泰帝窒息的正统社会”

首先是污点一:恋恋神器。

“都这种时候了,不‘恋恋神器’,难道还想皆大欢喜?”

刘彻眼带嘲讽地嗤笑一声。

京师保卫战后,明廷就是否迎回太上皇一事展开了一系列的争论。当时呢,出了一个名场面,就是大臣们提议接回太上皇,让朱祁钰不太高兴,于是他说出了那句“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

我本来不想当这个皇帝,是你们非要我当的!

单看这里我们大概会觉得朱祁钰没头没尾突然说这句话有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感觉,不就是让你接回太上皇吗,怎么就扯上当不当皇帝了?道德绑架不要太六!

但实际上朱祁钰说这句话是有现实背景的,《明实录》的记载是当时吏部尚书王直带头上疏请求迎回太上皇,其中提及:“臣等切惟陛下嗣登大宝,天与人归,四方万国同心欢戴,永永无贰。陛下隆敬兄之心已昭告天地、祖宗、社稷,遵为太上皇帝……名位已定,天下之人皆以为宜,今既留寓虏中,而归以太上之尊,不复事天临民,陛下但当尽崇奉之礼,永享太平悠久之福。”

这不就是在对景泰说:名分已经定了,朱祁镇已经是太上皇了,对你没有影响,你应该赶快把他接回来!

而朱祁钰则是针对这些话进行了表态:“卿等所言理当,然此大位非我所欲,盖天地祖宗及宗室文武群臣之所为也。自大兄蒙尘,朕累遣内外官员五次,赍金帛往虏地迎请,虏不肯听从。若今又使人往恐虏,假以送驾为名,羁留我使,仍率众来犯京畿,愈加苍生之患,朕意如此,卿等更加详之,勿遗后患。”

我不是我没有你们别瞎污蔑我!

如果说《明实录》的记载还只是停留在大臣暗戳戳内涵景泰惦记皇位,而景泰只是针对性地为自己辩解的层面上,那《明史纪事本末》的描述就更为直白了:“尚书胡濙等奏奉迎上皇,帝不允。次日,帝御文华殿,召文武群臣谕曰:‘朝廷因通和坏事,欲与寇绝,而卿等屡以为言,何也?’吏部尚书王直对曰:‘上皇蒙尘,理宜迎复。乞必遣使,勿使有他日悔。’帝不怿曰:‘我非贪此位,而卿等强树焉,今复作纷纭何!’众不知所对。”

太梦幻了家人们,瓦剌打上门的时候是江山社稷为重、国赖长君,现在没事了就是“上皇蒙尘,理宜迎复”

了。完美诠释什么叫用过就扔,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哪!

-

明·景泰时期

胡濙和王直不知道该作什么表情,虽然这事是大家一起干的,但被单独列出名字的只有他俩,这实在是太尴尬了。以前他们觉得自己的做法没有问题,现在他们对正统失望了,回头再看才发现自己对陛下好像是有那么点不讲情理?

-

明·宣德时期

“陛下。”

胡濙已经尴尬到不敢看朱瞻基了。

“朕自知卿,卿无须多言。”

朱瞻基安抚道。说到底大臣们维护的也是他的儿子,朱瞻基又怎能过分追究呢?只是不舒服是肯定的,因为被逼迫的人是他的另一个儿子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