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臣面面相觑,都觉得此举欠妥。王溥道:“孔子乃天下典范,天下儒生无不以孔子为师,陛下这么做,只怕天下儒生们会有怨言。”
范质道:“是啊,儒生们都会舞文弄墨,要是别有用心之人乱说乱写,有些文章流传下去,恐于陛下名声不利。”
柴荣笑了一声,道:“只怕诸位在想,废除没有敕额的寺院,得罪了天下的僧尼和信徒。现在又下诏勒令孔家缴纳赋税服徭役,又得罪了天下的儒生。只这两件事,就快把天下人都得罪完了。”
嗟叹一声,又道:“为君难啊!国家内外交困,积贫积弱,我这个天子不想方设法,谁能为国家排忧解难?嘴巴长在身上,别人要说甚么,由他去说。只要能使国家强盛,朕不惧悠悠骂名。”
顿了一顿,又道:“朕观历代君臣治平之道,诚为不易,唐、晋失德之后,乱臣黠将,僭窃者层出不穷。今中原甫定,但是吴越、后蜀、幽州、并州尚未平附,声教未能远被,诸臣都不要闲着,各为论策,畅谈经世济国、治平兴邦之道。朕想好了两个题目,一是《为君难为臣不易论》,二是《平边策》。凡朝中四品以上官员,每人各写一篇策文交给朕。”
‘为君难为臣不易’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贵为一国之君,要完成天职,实在非常困难。做为臣子要恪尽职守,也不是一桩容易的事。至于‘平边策’,其意不言而喻,那就是要准备对四方用兵了。
正在这时,王著入殿道:“陛下,车驾准备好了,甚么时候出巡?”
柴荣道:“现在就走。”
君臣一行来至慈恩寺,扈从的殿直亲兵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包围了寺院。柴荣下了御辇,只见寺外站着一群僧人,旁边一堆木头,显然是为举火自焚准备的。不禁心中冷笑,这么一小堆木头,哪里烧的死人,烧死几只蚂蚁还差不多。柴荣没来之前,寺院外就聚集了一些百姓信徒。现在天子御驾亲临,围观人等越来越多,眨眼的工夫就已经人山人海了。人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嘈杂不堪。范质皱眉道:“驱离无关的闲杂人等,一个也不留。”
殿直亲兵当下抡起棍棒皮鞭,驱赶围观人群。柴荣胸襟辽阔,心想自己连骂名都担了,何惧人们围观议论,于是摆手道:“人们要看,不必驱赶,正好做个见证。”
殿直亲兵当下收了棍棒皮鞭,只是手持刀枪,站成一排,把人群隔开。
柴荣扫视众僧,问道:“谁是广智和尚?”
一名六旬僧人口宣佛号,合什道:“贫僧正是广智。”
他身穿一袭灰色僧衣,长眉宽额,神情肃穆,宝相庄严。张永德见他只行佛礼,而不行跪拜大礼,极其傲慢无礼,大声道:“见了陛下,为何不行大礼?”
广智结交的皆是达官贵人,见多识广,虽然柴荣御驾亲临,却不慌张,神情静若止水,从容不迫道:“我乃佛门中人,只跪拜佛祖,不跪拜世俗中人。”
张永德见他倔强,而且语气中颇有分庭抗礼之势,大声道:“来人,把他按下去,给陛下行跪拜大礼。”
原来他想只要广智跪下去一拜,就算认输了,后面的事就好办了。几名殿直亲兵当下一拥而上,有的掐脖子,有的压腰,要把广智按倒在地。
柴荣摆手道:“算了,牛不吃草,强压头也没有用。”
那几名亲兵当即退下。柴荣问道:“朕问你,何谓佛?”
广智道:“佛是仙人中之最尊者,乃释迦牟尼。”
柴荣嘿嘿冷笑,道:“你说的是寺院里的佛像,而非佛。听你说话,朕就知道你并不精通佛法。朕来告诉你,佛既是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只要觉悟,皆可成佛。”
广智见他比自己还精通佛法,心中大惊。好在他毕竟是佛门中人,心中虽然惊诧,但是脸上却不动声色。
柴荣又道:“朕再问你,佛教教义是甚么?”
广智回道:“佛视一切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柴荣道:“这么说来,你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了?”
广智答是也不是,答不是也不是,于是使出了惯用的伎俩,合什道:“阿弥陀佛。”
他的佛法并不精深,与人交谈之时,常常语焉不详,似是而非,故弄玄虚,云山雾罩。一旦回答不出的时候,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让别人自己去揣测。越是这样神神秘秘,别人竟然越觉得他佛法深不可测。一言以蔽之,就是信奉佛教之人先入为主,先就觉得佛法力无边,僧人说甚么都是对的。
柴荣道:“把寺院里能搬的东西全都搬出来。”
广智急道:“寺院乃佛门清静之地,不可造次。”
张永德怒道:“闭嘴,再啰嗦一句,割了你的舌头。”
言罢带领殿前亲兵冲进了寺院,将寺院里的物件统统搬了出来,甚么桌椅板凳、碗筷衣物,分门别类,一堆堆摆放整齐。寺院里的东西大白于天下,广智再佛法高深、深沉内敛也沉不住气了。柴荣见他额头冒出了冷笑,揶揄道:“天并不热,你怎么出汗了?”
广智心中虚,又是一句’阿弥陀佛’。张永德道:“陛下,能搬的东西全都搬出来了。”
柴荣道:“朕来看看,这里有些甚么东西。”
张永德道:“陛下请看,这几箱都是金银财宝。”
地上共有八个大木箱,金银铜钱、古董字画,一应俱全。
柴荣问道:“这许多钱财,来自何处?”
广智道:“都是香客信徒们布施的,没有一件东西,来历不明。”
柴荣冷笑道:“好一句‘没有一件东西,来历不明’。朕再问你,佛教教义是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寺院里钱财无数,为何不用来救济天下贫苦之人?”
广智道:“这些钱财是用来铸造佛像的。”
柴荣追问道:“铸造佛像是为了甚么?”
广智被问得理屈词穷,想了半天才道:“铸造佛像是为了普度众生。”
柴荣大声道:“一派胡言,既然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普度众生,何不拿来救济穷人?为甚么要大费周折,铸造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