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长哦了一声,再翻了翻药方,越翻越可惜,忍不住长叹一声:这些愚民杀了自己的救民恩人。师叔您看看这些药方,满纸皆是殚精竭虑,每味都是费尽心血。倾尽心力救治百姓,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
老李爬在地上痛哭,痛哭自己害了师傅。老金一家在里面暗自伤心,这老爷子认识没几天,但无论医术还是人品都是一等一,更何况就是他把天姑从鬼门关拉回来的。
老道喝了一声:别嚎了,救人要紧,先把眼前的事情顾好。
孙道长不好和道长争辩,站那平复了一会心情。问老李:怎么都是你师傅的药方,做为总医官,你的方子呢。
老李迟疑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一张方子,刚才拿方子的时候把自己的藏起来了。
孙道长摇摇头,对老李的行为很是不耻。待接过药方打眼一看,大吃一惊:这是你开的。既然已经找到对症的药了,怎么瘟疫还在蔓延。
老李有些迷糊: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刚开始这个药很灵,到后面就不行了,最后一点用都没有了。
孙道长问他都是怎么用药的。老李简单说了一下,第一次是怎么误打误撞但有效,后面是怎么精心熬制但没效。
孙道长听完点点头,已知道其中缘由,转头向大家说道:据我们这一路治疗的情况,想要控制瘟疫,药只是一方面,环境也很重要,李大夫刚才说越是靠近皋兰山传播的越厉害。我们碰到了好几次这种情况,就是有水有草木的地方疟疾传染越快,我师父猜测可能和蚊虫叮咬有关系,所以治病的第一步是把病人从这地方挪走,不然再好的药也没用。
胡将军问道:那安置在什么地方。
孙道长道:需要一个向阳的干燥山坡,离水不能太近,但也不能太远,用水排水都方便的地方,最好病人和尚未患病的分开安置。并且这个安置点要离人口密集区远一点,防止扩散。
胡将军皱着眉头,这么多人,又有这么多病人,人生地不熟的这上哪安置去,并且这病不是一天两天治好的,需要安置很长一段时间,地是一方面,这些人的吃喝都是问题。抬头问道:李大夫,您是本地人,您看安置在什么地方合适。
老李摇摇头,他平时不是在喝酒就是在去骗酒的路上,根本就不操这个心。
方生走出厢房:草民是本地人氏,知道有个地方可以安置病人。
大堂的几位很诧异的看着这位年轻人。金家两口子在厢房担心:这个书呆子又要出去惹祸了。
胡将军道:那你说说看。
方生说道:过了黄河有座山,名叫白塔山,这个山的东南侧有座闲置的军营,是前元将军王保保建的,现在已经废弃,但里面营房围墙还在,都是现成的,收拾收拾还能用,比较符合孙道长所说的。
大家大喜过望,胡将军更是高兴,他是军人,知道行军扎营都有章法,那王保保是前朝名将,更错不了,这就是个现成的医院。
不由的客气起来:那请教先生,移民安置的地点选在哪里比较合适。
方生继续说道:就在这座山的附近,自白塔山下沿河向东十里,期间都是田地,有数千亩,本来都是熟地,只是这些年荒芜了,稍加整理就能耕种,耕地之间还有很多废弃的房子,刚好可以安置。
老李有些奇怪,那一片不是老张家的产业吗,怎么都荒废了。他的记忆还停留在十几年前。
方生解释道:以前老张家大部分在黄河北,前些年战乱不得已举家搬到黄河以南。这些年虽然安定了点,但种地是个长年日久的慢活,谁也不愿意住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如果住在黄河南,为种几亩地来回跑不划算,镇远桥也不是普通百姓想过就能过的,所以北边的地就荒了。
胡将军继续问:移民安置千头万绪,我们人生地不熟的,先生可有良策。
方生也不客气,从外面捡了个木棍,三两下便在地上画出黄河北的山川地型,然后指点解说,何处安置病人,何处隔离封锁,何处利于开垦,何处利于民居,何处可设堡驻军,如何与边关烽火联动,如何设立观察警戒,等等等等。
众人越听越佩服。这个年青人来的太及时,一下子把最头疼的问题给解决了,即解决了医院的问题,又解决了百姓安置的问题,这地方和兰州隔着黄河,完美实现了隔离,更要紧的是还有地可种,这一下民心就稳定了。
胡将军一躬到地:多谢先生指点,在下的差事倒在其次,关键是外面这几千人的身家性命,在下代百姓谢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