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已定,该清算了!
但是在清算之前,朱祐樘一定要弄明白一件事。
这个皇帝,他绝不能再这么糊里糊涂地当下去了。
“刘瑾,牟斌,听令!”
“奴才在,卑职在!”
被点到名字的刘瑾和牟斌两人,神色顿时一肃,立刻聚精会神地听候着朱祐樘接下来的命令。
“即刻起让东厂和锦衣卫,调查朕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内,京城内生的所有事情。”
“所有事情,都要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交由朕过目。”
“将那些参与政变的官员,全都给朕揪出来,一个都不要放过!”
刘瑾和牟斌两人,连忙拱手领命:“是,陛下!”
“高顺!”
“末将在!”
高顺上前一步,抱拳行礼。
“京城戒严!立刻让陷阵营全面接管皇宫,和京城的一切防务!”
“是,陛下!”
高顺立刻领命而去,将京城三大营,调回西山军营安顿休息。
随后,朱祐樘看向汪直。
这三个厂卫领中,他最信任的就是西厂厂督汪直。
所以最后这件最重要的事情,他要交给汪直来做。
“汪直。”
“微臣在!”
汪直拱手上前。
“即刻起率西厂番子,清查皇宫内和京城中的防务力量,任何与兵变政变有所牵连的人,斩立决!”
朱祐樘口中的防务力量,就是指的皇宫里的腾镶四卫,还有京城中的京卫指挥使司,五城兵马司,和那些被于慎调来京城的大军。
这些被临时调来京城的大军中,包括边镇士兵,鲁州备倭军,京杭大运河漕运兵,各地卫所兵和各地州府征召的乡勇军。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系统,成分极其复杂,是个隐患。
朱祐樘要做的,就是查出这些人中,哪些是被于慎蒙骗的,哪些是知道实情,还愿意跟着于慎叛变谋反的。
“是,陛下!”
汪直神情严肃,领命之后,立刻便带着麾下的数千名西厂番子,开始展开清查!
做完这些安排之后,朱祐樘又看向面前跪着的百官。
“翰林院学士在否?”
“微臣在,微臣在。”
朱祐樘话音刚落,便有一个须皆白,神色恐慌的官员,跪着从两边的官员中,爬到中间来。
翰林院,原本是皇帝的私人顾问群体,专门起草机密诏制。
明朝以后,其秘书顾问的职责,被内阁和司礼监代替,逐渐成为养才储望之所。
翰林院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
翰林的地位清贵无比,是成为地方大员,甚至是尚书阁老的必要途径。
例如李东阳和谢迁,在被朱祐樘选入内阁之前,就是翰林院的侍讲学士。
从英宗皇帝开始,大明科举逐渐形成一种惯例。
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院修撰、编修。
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因为内阁阁老,六部尚书和地方大员,基本都是翰林院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