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已经下了话,让大家收拾行李。
等中秋一过,便要举家迁往临安了。
各家各院的,都在开始准备。
玫儿欢天喜地,对临安都城充满了向往。蓝姑姑也很高兴,他的大儿子沈加载和小女儿沈心悦都在临安谋事,过了有三两个年头了,平常路途遥远很难见着一次,这次过去,她就盼着一家团聚。
不过说到“一家团聚”
时,她想到在盱眙的沈来福,仍是忍不住叹息,“不晓得那死鬼,有没有把娘子伺候好。”
墨九歪头看她,“想男人了?”
蓝姑姑脸倏地涨红,“呸,小坏蹄子,胡说八道什么?我只是想娘子了。”
墨九笑话他,“想男人又不丢人,你脸红什么?”
蓝姑姑狡辩:“……哪个脸红了?”
墨九轻咳一声,“到底是亲生的男人,你说不想我还不信呢,也不晓得你别扭什么?这都离开多久了,你跟着我颠沛流离不说,与来福叔的夫妻生活也没机会……”
看蓝姑姑的脸愈涨红,墨九好笑道:“好了,好了,别动不动就害臊,娃都生两个了,又不是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装什么嫩?你放心,等我们在临安安顿下来,我来想法子,给你们置一处大宅子,把我娘和来福叔一起接来。可好?”
蓝姑姑惊喜的瞪大眼,久久没有声音。
墨九严肃脸,“还不快谢主隆恩。”
蓝姑姑先头确实惊喜坏了,可转念一想,这姑娘一无钱二无势,便是萧氏大少夫人,也不过只一个身份,深宅妇人有什么办法置宅子,把他们接来养活?
于是,她的脸又蔫了下来。
“姑娘别逗我了,能见着小子和闺女,我就开心了……至于他爹,得为娘子的病张罗,就不要麻烦了。”
“不信我?”
墨九摇头,“那你继续守活寡吧。”
一家人团聚是蓝姑姑的想法,墨九其实也想。来了这个世道这么久,她没有亲人,没有寄托,其实骨子里也很寂寞。
那个躺在病床上如今也不知怎样了的娘,因了一个“娘”
字,在墨九看来,多少与她是有些关系的。若能把她接去临安,再想法子让萧六郎给她瞧瞧病,她或许不会走上她们家祖上女人的老路,如此,也给她自己多一个机会……
她永远都记得,她娘的怪病,遗传的怪病——个个生得花容月貌,但不到二十四岁就白鸡皮,形如老妪。
摸摸镜子里花儿似的俏脸,墨九无法想象,有一天她也会像她娘一样,年纪轻轻就形如白老妪,如果那样活着,她宁愿死了算了……这么一想,她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为了自己,先治她娘。
当天晚上,墨灵儿没有来。
墨九想着筒儿糕和鸭脖子入眠,有些担心她。
难道萧六郎说不服老夫人,老夫人不允许她入府陪伴?
——
第三日就是中秋。
这样的节日,萧家这样的望族世家自然热闹得很。如今又牵扯上一个就要举家搬迁了,府里上下更是闹成一锅粥,远近的亲戚都趁着这个时候过来团聚,盼着有朝一日去了临安,也好有个投靠的地儿。
南山院里一如既往的冷清。
玫儿一大早过去领府里放的饼子和喜钱,回来时兴冲冲,满脸都是笑。
她说,今日中秋节,老夫人下了话,允许大少夫人去前院一同就餐,而且,她的禁足也解除了,可以随便走出南山院了。
看她那个兴奋劲儿,墨九鄙视地一瞪,“就这点出息?”
玫儿小声道:“萧使君也会在哩。”
墨九斜眼一瞥,“他在又如何?小丫头才不过十二岁,就思春啦。”
这货说话直接,玫儿当即羞红了脸,末了又委屈地吸鼻子,“姑娘难道不想见萧使君嘛?玫儿是替姑娘高兴的,若不是姑娘巴巴地盼着,玫儿才不管哩。”
墨九冷着脸,“我啥时候巴巴盼着见他了?”
玫儿扁着嘴巴,无辜的瞄她,“姑娘这两日常去竹楼,不就为了见使君么?”
墨九差点被这丫头噎死,恨恨捶桌,“我有吗?我哪里有?我根本就没有。”
从回到萧府,她就没有见过萧六郎。
她的生活与以前一样,一成不变,每天都会打扮得花朵儿似的在南山院幽禁,也像以前一般,时不时去竹楼骚扰一下萧大郎。只不过这两日萧六郎有在南山院为萧大郎看病,她去得……好像是勤快了一些?
不过,不也一次都没有见到嘛。
她不知道自己潜意识里是不是因为萧六郎才会去的,可这种事要她承认,比杀了她还难。她严肃脸告诉玫儿,不要再提这个杀千刀的名字,她那一副恨不得揍死萧六郎的样子,比杀父仇人还要厌恶。
玫儿年纪小,辨识不出真假,也就信了。
“玫儿再也不敢了,姑娘不要生玫儿的气。”
“哼,饶了你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