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此时的刘备要人无人、要钱没钱,只能靠打感情牌了。
而赵云,又很重情义。
看见阿斗因为自己的缘故,被自己的亲爹丢弃在地上,这让他委实感动到无以为报。
当然,若是换了赵木、赵林之类的人,只怕会在心中腹诽,腹诽刘备给的都不实际,只会假惺惺的安慰人。
赵木看着赵云小心翼翼的抱着阿斗,心中直叹“刘备还真是会收买人心,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就让赵云五体投地。”
刘备与赵云的事了。
刘备看着张飞和赵木进了大营,忙向张飞询问“三弟,曹操可曾追来?”
“启禀大哥~”
张飞喜上眉梢,说道“曹操不敢追来了~”
接着,他便将赵木阻他毁桥一事告知刘备。
刘备听后,连连称妙。
“赵木,没想到你今日脑袋瓜开窍了,我的想法也是跟你一样,长坂桥,是不能毁的!”
“这样,我们就能在此地好生休整一番了!”
刘备笑着说。
“见识不凡、见识不凡啊~”
刘备继续夸赞。
就连赵云,也是频频对赵木侧目。
今天的赵木,委实让他感到意外。
似乎,跟之前的赵木完全变了一个人。
这让他很难相信。
可是,又不能不相信。
“哪里哪里,就是突然间想到的!”
面对刘备的夸赞,赵木谦虚的回应。
他的脸,红得厉害。
劝退文聘,阻张飞毁桥,都是因为自己熟知剧情,大致知晓剧情走向,巧妙运用,才得以成功的。
“都是拾人牙慧,算不得真本事!”
他觉得。
可在刘备、张飞、赵云等人看来,赵木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闪光点,已然是值得他们重视了。
众人在此地休养多时。
“启禀主公,关二将军率兵增援而来!”
“启禀主公,刘琦公子和诸葛军师领着江夏兵同时到来!”
几人正畅聊之际,有传令兵来报。
不多一会,一个面如红枣、身材高大、手提青龙揠月刀的人大踏步走了进来。
在其身后,一个纤弱的公子哥走了进来,在纤弱的公子哥身后,跟着一个身材瘦小的士兵。
在他们旁边,一个手拿羽扇的白面青年笑着而至。
面如红枣的是关羽关云长,纤弱的公子哥是刘琦,以及手拿羽扇的白面青年是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