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你先给我去找四份名单。”
“什么样的名单?”
“你帮我把所有的欠费人员名单,分四类情况详细统计。”
“哪四种?”
“第一类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如果他们不交,我们可以想办法扣除他们的工资;第二类是国营企业人员,因为政府能够控制他们的经济来源;第三类是有经营实体的,政府可以通过其他业务部门的制裁他们,第四类是无固定生活来源,贫困弱势,无力交纳欠费的人员名单,我们可以视情减免。”
经理慌忙点头,鸡琢米似的点头,对杜怡奇进行着毫不吝啬地恭维:“杜秘书,你的计策真是好,真高。杜怡奇马上按你说得办,你放心。只要政府下决心,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供暖公司的经理去梳理名单的时候,杜怡奇给市电视台拨打了电话。
他邀请一名摄像记者配合清缴费用的活动,邀请的记者是刚刚毕业实习的大学生,之所以决定邀请他是因为杜怡奇自己刚刚脱离了这个阶段,所以他对自己这个阶段的人有无比清醒地认识。
刚刚走上工作的岗位,有无限的工作热情,却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
果其不然,记者起初听了杜怡奇说的话,就有点发懵。
记者在电话里说:“领导,边境市的电视台,我所能看到的影像资料还没一个像你说的这样的节目,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拍摄,无处下手。”
杜怡奇对记者说:“咱们市上的节目有几套?”
“只有二十分钟的新闻,别的什么栏目也没有。”
“新闻也是那一套,天天市上召开了什么什么会议,领导谁谁谁参加了什么什么会议,走访了什么什么乡场,在什么什么场合做了什么什么指示。你说现在这样的时代,有人爱看这样的节目吗?”
“是没人,连我自己也不爱看。”
“许多老百姓一看咱们市台的节目,立马儿就换台了。你是新毕业的大学生,你想不想以全新的方式尝试一下?”
“当然想,可是我不知道我们台里的领导同不同意。”
“他们一定会同意的,只要你拍了,我就以市委政府的名义来通知你们单位领导,当天晚上在黄金时段播放。我敢保证,这期节目的收视率一定会暴涨。”
“噢!”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你想不想做一期有质量、有意义的节目。”
“领导,我想任何一个人都想,任何一个有工作责任心、事业心的人都想。”
“那好吧,你现在马上打车到本市广场后街的阿斯哈尔小区来,我们联手做一档至少能轰动一个月、至少能火一个月。我们先起个名吧,就先叫‘直击供暖现场’,我建议你以《新闻调查》的手法拍摄,你觉得怎么样?”
“当然好了,一定会好的。”
大学生永远是最富有激情,最容易受蛊惑的群体。
在杜怡奇的劝说、忽悠下,年轻的记者心情激荡,热血澎湃。他说:“领导,你稍等,我马上到,你让我怎么拍,我就怎么拍!”
杜怡奇和记者打电话的时候,派出所的警力也到了现场,负责的是派出所的副所长,杜怡奇明白人家是副科,比他级别高。
但副所长也明白,杜怡奇在市政府工作,而且是带了市委领导的委托的,因此杜怡奇说的话,他是不得不执行的。
记者也到了现场,杜怡奇急忙替记者付了车钱,记者百般推辞,说不用不用。杜怡奇说那哪行,实习期间又没有工资。
现在,所有的人员都到位了,杜怡奇开展实施自己的供暖行动。
依据供暖公司经理提供的四类人员名单,杜怡奇决定先将所有欠费名单、欠费的多少,张榜公布在小区的大门外。然后让供暖公司经理通知所有欠费当事人,迅速回家交费,如果不交,就将其行为在当天晚上的电视里进行曝光。如果拒不交款,则在公安人员的监督下,对其住房切断供暖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