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帝国往事结局 > 第18页(第1页)

第18页(第1页)

  江山如同女人,是需要细心呵护的。可惜,对于万历皇帝来说,江山远远没有他的女人那么重要。事实上,两千多年来,类似的情形与皇帝远非绝无仅有,或者换句话也可以说,像万历皇帝这样或比他糟得多的人渣皇帝,在我国历史上几乎触目皆是。总体上,中国人对于朝这种皇帝山呼万岁早已心平气和。因此,他们实在没有太多的理由,抱怨自己在一次次朝代更替轮回中所遭遇的苦难。

  然而,毕竟在我国以往漫长的岁月里,似乎还没有哪一个朝代像大明朝中晚期一样,有那么多的皇帝们对于掌控在他们手中的万里锦绣江山是如此的漫不经心、如此的满不在乎。其情形,恰如最坏的花花公子、纨绔子弟面对那些已然弄到手中的美丽女子——她们已经令人厌倦,让人完全丧失了激情。如今,公子哥儿们正在思考着怎样才能体面地用这场艳遇,去换取那些还没有体验过的刺激与欢乐。

  面对锦绣江山,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稳扎稳打,正在将其一步步夺取到自己手中。

  当他远非那么雄心勃勃地开始他的铁血生涯时,他最初的目标可能很简单——血亲复仇,其间,或许也包含了他对几位美丽女性的向往。他感情强烈、专注而且执著,具备了实现这种追求的许多要素。按照伟大的弗洛伊德学说,这并非不可理解。

  但是,要成就大事业,仅仅这些显然还不够,他还需要更多条件。这些条件,有些他已经具备了,譬如军事才能,有些则恰到好处地出现了,譬如运气。

  最初事业的顺利展,除了他本身的素质与训练之外,他所打击的对象缺少素质和训练可能帮了他很大的忙,这里主要指的是他那些女真族的同族同种兄弟们。而给他最大帮助、为他带来最大好运气的,则毫无疑问来自他最为强大的敌人——大明帝国的皇帝与皇帝的臣子们,来自万历皇帝和李成梁。如上所述,在他们手中,大明帝国的江山已经日益失去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

  事实上,早期努尔哈赤的最大成功,并不在于他有多么伟大或有什么雄才大略,而是在于他在李成梁和大明帝国的帮助下,成功地将这场战争变成了本篇开头所提到的&1dquo;一场极为奇特的战争”。

  我们知道,当努尔哈赤以所谓&1dquo;十三副遗甲起兵”时,所有伙伴中包括他自己和他的亲弟弟舒尔哈齐在内,只有十几个人。同年,当他带领十几、二十几个破人前去寻图伦城主尼堪外兰的晦气时,预先得到消息的尼堪外兰,其反应是携带妻子儿女远逃外地。表明早期努尔哈赤的敌人似乎并不需要雄才大略方能对付。其情形大约和黑社会流氓群殴或者我国城镇农村常见的打群架、打冤家、械斗差相仿佛。

  翻检中国历史,秦末天下大乱时,刘邦用了将近八年的时间建立大汉帝国;具有胡人血统的李世民从起兵到成为大唐天子全部用了十年时间;宋太祖赵匡胤的情形有些特殊;而努尔哈赤的敌人——大明帝国天子的祖先朱元璋则前后花费了十六年,建立起大明朝。即便是努尔哈赤的正宗祖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从公元1113年抗命于辽开始,到公元1124年灭掉立国两百多年的大辽,再到公元1127年两次扫荡大宋帝国的半壁江山,也只用了十四年。如今努尔哈赤用了三十六年时间,尚未完全统一女真各部,这不能不使人对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产生双重的怀疑。也使人有足够的理由问:假如不是因为大明帝国已经烂到了骨头里,努尔哈赤能赢吗?

  战争真的开始了(3)

  事实上,这种怀疑有道理,却也有失偏颇之处。譬如,说努尔哈赤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人的个人素质、意志力和韬晦忍耐精神,大约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在史书记载中可以看到,早期的努尔哈赤时常带领或派出一二十人、几十个人征伐敌人或对抗来犯,战斗与战役规模很小。证明关于群殴、械斗的说法不是捕风捉影。但是,在这些军事行动中,努尔哈赤的勇力和胆量十分惊人。据说,此人魁梧强健、弓马娴熟,使用的兵器长大而沉重,远出常人;且勇猛不怕死,常常身先士卒地冲锋陷阵,气势十分豪壮,令敌手很难抵挡。据说,他当年穿戴的铠甲,收藏在今天沈阳的一座寺庙里,要由四个健壮的小伙子才能举得起来。他显然具备了冷兵器时代成为英雄的几乎所有重要素质。

  努尔哈赤壮大自己力量的情形,酷似《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情节。

  在一次攻城作战中,努尔哈赤冲杀在第一线,身中两箭,其中一箭伤及颈静脉,血流如注,几至昏迷。身旁的人要来搀扶他,他说:&1dquo;你们不要靠近我,别让敌人现我受伤。”然后,自己从容撤下。后来,该城被攻下后,那两名射伤努尔哈赤的壮士全部被俘,众人准备对二人施以乱箭穿胸之刑。努尔哈赤曰:&1dquo;这么勇敢的壮士,就是战死沙场都很可惜,哪里可以因为伤过我而杀之?”然后,亲手为他们解开捆绑的绳子,置酒压惊,授以官职。二人与众将咸服,从此死心塌地地跟随努尔哈赤打天下(《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

  据说努尔哈赤还曾经以四个人对抗过八百人。

  当时,他身边共有八十人,其中的几个人吓得弃兵解甲,准备逃跑。努尔哈赤予以痛斥,然后与其他三人一起,弯弓搭箭,射杀对方二十多人。于是,对方惊惶失措,争相逃命。对此,努尔哈赤很满意,总结说:&1dquo;以四人而败八百之众,此天助我也。”(《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这段传奇,有些类似张飞在当阳桥上一声暴喝,吓退曹操二十万大军的故事。如果不是想象或夸张的话,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努尔哈赤的这些敌人,可能是一些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的乌合之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