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帝国往事结局 > 第22页(第1页)

第22页(第1页)

  后来,努尔哈赤的后代们大约有点不好意思,在进军全国、统治全国的进程中,不停地对这七大恨原始文稿予以修饰,令那不忍卒读的文字通顺了许多,最终成就了一篇我们今天勉强能够看得下去的东西。

  虽然如此,他们在军事上的布置却周密而完善。该文告布的第二天,努尔哈赤挥军西进,次日便一举拿下大明辽东重镇抚顺。统兵三千人的抚顺游击将军李永芳投降,后来成为努尔哈赤的孙女婿——额驸,就是我们熟知的驸马。

  一周后,率兵驰援抚顺的广宁总兵及其所部一万余人全军覆灭,生还者十二人。史书记载道:消息传来,&1dquo;举朝震骇”。(《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张承胤。)

  这时,只有到了这时,大明帝国天子万历皇帝和他的臣子们才知道:战争开始了。

  此时此刻,帝国最高军事领导机关兵部——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防部——却没有人主持工作。原因是早在两个月前,代理国防部长的那位第一副部长——兵部左侍郎崔景荣,曾经屡屡上书皇帝,请求退休,可能已经染上鸦片烟瘾、居深宫数十年不露面的皇帝,置之不理。于是这位代理部长便封存好国防部大印,自说自画地退休回老家了。就此,导致帝国国防部迄今无人主持工作。

  据说,皇帝已经有很长时间不补充各级各地政府官员的缺额了。有统计数字说,中央各部门的官员缺额可能已经达到7o%,而地方省、市、县各级官员缺额也已经达到5o%。之所以如此,有人认为是因为这些缺额官员的工资俸禄,可以由皇帝收归大内。

  八个月以后,公元1619年,即大明万历四十七年二月,大明帝国才终于将讨伐努尔哈赤的各项事宜,大体上安排到位。就此,生了影响重大而深远的萨尔浒之战。

  大明方面的前敌最高统帅名叫杨镐,是一位很难准确界定其胆识才略的方面大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年那场抗倭援朝战争,就是在此人领导下打得莫名其妙的。如今,帝国再也找不出更加合适的统帅人选了,于是,情急之下,请他出山,力挽狂澜。另外一位次重要人选则是任辽东总兵官,李成梁将军的二公子李如柏将军。而恰恰就是这位李如柏将军,娶了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女儿,并生育有一子。于是,辽东人民只好无可奈何地传唱歌谣曰:&1dquo;奴酋女婿做镇守,不知辽东落谁手?”

  战争真的开始了(8)

  出征之前的誓师大会,给人的感觉很不好,其情形令即将奔赴战场厮杀的将士们心情十分郁闷。

  象征大将之威的屠牛刀根本没有开刃,使本来应该挥刀就能斩断的、用来祭天的牛脖子竟然再三再四地割不断;驰马试槊是这种典礼中必有的古老节目,意在宣扬武威鼓舞士气,谁知,一位将军跨上骏马,刚刚挥舞起来,那槊头就在已经朽烂的槊杆上折断坠地。

  最高统帅的军事部署则更加令人绝望。出征前,大明帝国号称调集了四十七万全国精锐部队,准备以泰山压卵、牛刀杀鸡之势,一举割断努尔哈赤的喉咙。实际到达指定位置的部队则大约为十四万左右。相对努尔哈赤的六万兵马,这已经占据了人数上的压倒优势。谁知,我们的大军统帅可能在说给别人听的宣传中产生了错觉,真的以为自己指挥的是四十七万大军。于是,置兵合则强、兵分则弱的基本道理于不顾,下令将十四万人组成四路大军,分进合击。结果,自然变成了努尔哈赤在每一路大军面前,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努尔哈赤也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1dquo;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方针,采用了完全符合现代军事理论的战法——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战争进程大体如下。

  截至二月中旬,明军6续集结到宽甸、辽阳、沈阳、开原铁岭间四个地方的部队约为八万八千五百九十余人;此外,还有朝鲜军队一万人左右,叶赫部一万五千人,共计十一万三千六百余人;再加上其他土司、镇道的游兵散勇,明军总体上有十四万人上下。相对努尔哈赤的六万人马而言,这仍然是一支压倒性的力量。

  问题在于,这些部队仓促集结在四个地点,而这四个地点散布在一个长达四百里的扇面上,各点之间山高水长、地形极其复杂,彼此很难相互呼应支援。此时,万历皇帝和中央政府完全不管千里之外的实际情形,只是用最高一级信号旗——红色信号旗催促进兵,于是,前敌最高统帅只好命令四路部队分头在宽甸、辽阳、沈阳、开原铁岭间的四百里扇面上齐头并进,向兴京—赫图阿拉做&1dquo;球心状运动式”攻击,希望能够达成分进合击的战役目标。

  这四路大军是:

  南路由辽阳总兵刘纟廷为统帅,于宽甸经由董鄂路即今日之辽宁省桓仁县,北向攻击兴京—赫图阿拉的东南侧。此路明军人数约一万人,号称四万,一万人的朝鲜军也划归此一路。后来,战争结束后,努尔哈赤坚定地相信,这一路就是有四万多人。

  中路右翼以辽东总兵李如柏为统帅,是由皇帝所亲自点名任命的。此路由辽阳出,经清河东向攻击兴京—赫图阿拉的正面。此路大军人数约二万五千人,号称六万,战争结束后,努尔哈赤宣布战果时,也认为该路敌军为六万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