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谋臣的智慧,若只能停留在这种纤芥毫末上,就太委屈他们的才华了。有证据显示,在此后诸多军国大计的制定与实施上,可能都活跃着他们脑力劳动的成果。
走向智慧之宫(2)
从当时的形势看,继位后,皇太极面对的各方面情势,并不是特别令人满意。
譬如,西南方向,袁崇焕一夫当关,号称独卧宁远孤城,挡住了后金汗国通向山海关、走进大明朝的道路。宁远保卫战一役,袁崇焕脱颖而出,成为帝国东北方向的擎天一柱,令大明帝国东方晦暗不堪的地平线上,露出了鼓舞人心士气的霞光曙色,甚至导致后金汗国战略与外交上,全线陷入&1dquo;四境逼处”的被动局面。原因来自它的两个最重要邻居——朝鲜和蒙古各部族。
东南方向的朝鲜,是大明帝国最可信赖的盟友,多年来坚定不移地站在大明朝一边,态度强硬得仿佛孪生兄弟一般。一次,朝鲜国王派了一个使臣到后金来,努尔哈赤问那使节:&1dquo;你们口口声声管我叫贼,到底是为什么?”那使节很机敏地反问:&1dquo;你有盗天下为己有之心,不是贼又是什么?”众人大笑而罢。(李肯翊《燃黎室记述》,卷二十一。)
朝鲜对后金汗国始终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度,要不然就是苦口婆心地劝告努尔哈赤向明朝低头认错等等。假如不是害怕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导致腹背受敌的话,努尔哈赤可能早就跨过鸭绿江去了。
如今,宁远之役结束后,朝鲜国王已经又一次与明朝默契配合,屯兵鸭绿江边,似乎随时准备将手抚到后金汗国的背上来。
北部和西北方向,则是时好时坏、时和时掰的蒙古各部族。这些成吉思汗的子孙们,虽然已经没有了乃祖的风范,却时常聚啸成群,来去如风,不论是对大明帝国,还是对后金汗国,统统构成了一股做酒不香,做醋却极酸的谁都不敢小瞧的力量。
比如喀尔喀部,本来和后金汗国早就结下盟约。如今,一看努尔哈赤吃了败仗,幸灾乐祸之余,很快就和察哈尔林丹汗和解,又靠到明朝那边去了。当年,努尔哈赤拿下广宁时,王化贞和熊廷弼扔下关外数百里土地,一直退进了山海关。努尔哈赤投鼠忌器,无论如何弄不明白这是什么路数,他担心战线拉得过长,竟然把到手的广大肥田沃土同样弃之不顾。结果,这些蒙古部落乘虚而入,用这些土地从大明朝和袁崇焕手中换了大银两。
据说,努尔哈赤活着时,对此就曾经后悔不迭。今天一想起这些,皇太极的心可能仍然还在流血。若不是父汗过于谨慎,当初一步走错,今天,宁远城应该已经是后金汗国攻打山海关的前进基地了。
这些,虽然令人寝食难安,却还不算心腹大患。
对于皇太极来说,真正麻烦的不在外面虎视狼顾,强敌环伺,而是在自己的肘腋心腹之间,在后金国内部。
皇太极对他的臣子说:&1dquo;治国之道,就和盖房子是一个道理,打牢基础,再选用好材料,就一定不会早早倒塌,子子孙孙且住着呢。要是偷工减料,凡事凑合,不塌才怪。”(《清太宗实录》卷三十六)皇太极所说的地基,大体上说的就是民心民意;所谓好材料,则可以理解成是人才和制度吧。
当时,辽东地区的人口比例,汉族大约占9o%左右,女真、蒙古族、朝鲜族等占1o%。努尔哈赤占领辽东府辽阳以后,曾经对当地人民布训令说:&1dquo;你们不要以为汉人可以统治长久,我们只是暂时占领,这是妄想。要是真这么想,你们就是自取灭亡。”(金梁《满洲秘档》,&1dquo;谕辽阳游击阿尔布尼书”。)基于此种理念,努尔哈赤打完萨尔浒大战,于开原、铁岭、沈阳、辽阳等历次大型战役之后,都进行过程度不同的种族灭绝式屠杀。而且,那些刀下逃出性命的人们,也被当作战利品,&1dquo;分配给披甲人为奴”——就是给八旗将士们充当奴隶。
按照努尔哈赤&1dquo;编汉为奴”政策,每十三个成年汉族男子编为一庄,给牛七头,耕地的8o%供应这些人自己食用,2o%上交官家。然后,按照满族官员的级别分别将这些庄子赏赐给他们,就连最低的备御,即我们已经很熟悉的牛录,其职权大约介于今天的营连长之间,也都赏赐一庄。于是,这些庄丁就成了他们的奴隶。据说,在他们的主子面前,庄丁们很惨,大体上处于予取予求皆听凭主子摆布的地步。
走向智慧之宫(3)
当时的汉官处境也相当凄惨。就连最早投奔努尔哈赤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之后范文程,虽然满腹经纶才干,却也只是混到汉语办事员的样子,如偏房弃妇般备受冷落,远不像后来的人们所愿意相信的那般被待若上宾、言听计从如诸葛军师一样。
有资料显示,这些汉族官员被分配给各贝勒大臣们管辖,极少有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的机会,因为除了努尔哈赤等少数几人之外,太多的满族王公大臣听不懂汉语。于是,这些同样听不懂女真语的汉族官员们,便时常需要面对满洲主子们的嘲笑、臭骂和殴打了。有记载甚至谈到,他们的财产时常被管辖他们的人强行索取;他们的马匹不能由他们自己骑用,而要交由满族官员骑用;他们的牲畜被满族官员以很低的价格就可以买走;他们死后,妻子儿女便要入满官家中为奴;而他们生前,粮食经常不够吃,要靠出卖家产、典当财物糊口(《清太宗实录》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