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民国人物传记 徐愚 > 第49页(第1页)

第49页(第1页)

  胡适问道:“今人皆知国防之不可缓,然何谓国防乎?”

在他看来,即使中国的海6军与日本并驾甚至过日本,都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日本有盟国,盟国还有与国。想以增军备救中国之亡者,“其心未尝不可嘉”

,但行不通。即使日本和欧洲国家二十年不展,中国之军力也不可能在此期间达到与之为敌的地步。所以,增军备不是根本之计。“根本之计,在于增进世界各国之人道主义。”

以目前言,中国所能做的就是以个人和国家的名义,“斥西方强权主义之非人道,非耶教之道”

;同时“极力提倡和平之说,与美国合力鼓吹国际道德”

。如果国际道德“进化”

到重“不争”

的“人择”

程度,中国也就有了和平。

  胡适敏锐地认识到日本的行为是以“西方强权主义”

为思想武器的。他在下意识中也已暗示先秦中国思想实较当时的欧洲还更“进化”

,但这一观念似乎始终未能到达意识的层面。而且,胡适的这些观念不论有多么正确,他的解决之道也太多未知数:日本肯停下其行动来听中国讲人道和公理吗?美国愿意并能够与中国“合力鼓吹国际道德”

吗?后来的史实证明胡适方案中这主要的两点都是空想。

  胡适认为远东局势的最后解决一定要建立在中日的相互理解与合作之上,但相互理解与合作绝非一方以武力征服另一方所能产生。[3o]他在3o年代重申此观点时,进一步指出日本要征服中国不能靠武力,而必须征服中国人的心。结果引起舆论大哗,为各方人士痛诟。其实胡适心灵深处,仍有黄白种争的思想;他在3o年代写文章时心里想的,应该也就是中日的相互理解与合作而已。但他的日记那时还未出版,一般人也没有读到他早年写的东西,在日本侵略正急之时,当然不会想到胡适言外的深意了。关键在于,虽然相当多的日本人也公开主张或心中暗存黄白种争的思想,他们却并无中日合作的念头,反而以黄白种争的观念来为其征服中国正名:中国既然已败弱,日本就必须负起这一斗争中黄种方面的绝对领导责任。胡适与日本人的出点不无共同之处,但他的方案的确只能是空想。

  胡适对美国更是寄予厚望。他一向不喜欢拿破仑把中国比作睡狮,而主张不如比作等待爱情之吻的睡美人,并希望美国能充当那吻美人的角色。[31]但是,美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之时,先要考虑其实际的利益及其能力的范围。当与其利益一致时,美国是可能愿意与中国“合力鼓吹国际道德”

的。但即便如此,美国是否能够做到其所欲为,还要视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定。一战时对美国——特别是威尔逊政府——寄予厚望的中国人当然不止胡适,威尔逊也确曾努力想要实现其提倡的民族自决的原则;但他的“原则”

终于斗不过欧洲的帝国主义“旧政治”

,胡适和许多与他思想相近的人,也就不得不失望了。

  而且,如果这些理想化的目的不能实现,中国当下应该怎样对付日本的侵略呢?这一实际而具体的问题,胡适并未回答。其实,胡适心中有一说不出口的答案。他知道他所说都是所谓“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而且是“独一无二之起死圣药”

。如果有人认为这太“迂远”

,则“惟有坐视其死耳”

。换言之,中国眼下若与日本战,则只有死。正因为这样,他才专门讲大同、人道与和平。“吾岂好为迂远之谈哉?吾不得已也。”

中国不能打,胡适要学歌德,不得已而言长远之计,一半也是聊以自解罢了。胡适后来说:“与韦女士谈论最有益,以其能启人之思想也。”

他这一次由半争半不争到完全不争的转变,就是在韦女士的步步“启”

之下完成的。韦女士对她此次成功,显然非常满意。因为“女士知吾思想之变迁甚审,今闻余最后之决心,乃适如其所期望,故大悦”

。但是胡适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并不是想取悦于女友,主要还是他早就认为中国无力抵抗日本。世界已成强权世界,对于弱者来说,除此又有何术?胡适心里明白,他的“所谓拔本探原之计,岂得已哉!岂得已哉!”

[32]

  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胡适的思想又已大变了好几次。从为祖国辩护到看见中国社会体制的大病,再从认为中国的不争思想不适合时代和世界到专以此思想来矫正西人竞争之说,其变化的幅度之大及其迅和频繁,都已可令人叹为观止。而他还自觉其“思想之变迁甚审”

,可知这里的“审”

,主要是指思虑的周详。胡适每转变一次,都要试图自圆其说,且努力使之系统化,所下功夫,确足以当“审”

字。想其心目中的“不审”

,还不知有多频多快。胡适的善变固然是其个人特征,但那段时间的中国甚至世界,都正经历着翻云覆雨、既快且频的大变,胡适已是有意想“以镇静处之”

者,余人尚不知怎样变化来“赶上时代”

呢!而且胡适这些变化中,也蕴涵着不变,那就是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仔细观察,每次变化的后面,都可见那一层“不得已”

的爱国心。所变者,不过是其表述、诠释以及拟想中的解决之道罢了。

  中日“二十一条”

交涉起,胡适认为,中国之事,“病根深矣”

。许多留美同学“不肯深思远虑,平日一无所预备。及外患之来,始惊扰无措;或急电,或作长函,或痛哭而陈词,或慷慨而自杀;徒乱心绪,何补实际?”

反失了“大国国民风度”

。在同学会集会专论此事那天,他因事不能参加,先留一条子请会长代读。上面说:“吾辈远去祖国,爱莫能助,纷扰无益于实际,徒乱求学之心。电函交驰,何裨国难?不如以镇静处之。”

结果,“会中人皆嗤之以鼻”

。他的好朋友任鸿隽也说:“胡适之的不争主义又来了!”

这“又来了”

数字,暗示了胡适的不争主义一向不十分得人心,此时当然更加不受欢迎。他继而在《留美学生月报》上表一篇公开信,呼吁采取他所称的“理智爱国”

(patriotinetity)的正确途径,并重申:“吾辈远去祖国,当以镇静处之,以尽学子求学之责。切勿为报章之喧嚣所纷扰,致离弃吾辈之重要使命。吾辈当庄严、镇静、勿被扰、不动摇、安于学业。吾辈尤应自我预备,若祖国能渡此大难——对此余深信不疑——乃推动其全面之进步;即或不能,亦可使祖国起死回生。”

[33]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