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民国人物传记 徐愚 > 第61页(第1页)

第61页(第1页)

  胡适曾暗示,文学革命的成功与中国当时社会思想的激进化有关。因为北京“那个守旧政府教育部”

竟然在192o年便明令小学要从当年起在三年内全部使用白话教材,到1923年,中学国文课本也采用国语。这远远出了胡适以为文学革命“总得有二十五至三十年的长期斗争”

才能成功的预想。[41]如果以“守旧”

著称的北京政府尚且如此趋,其余方面的激进自不难想见。当着文学革命走向文化运动之时,中国的激进化又有增无减,整个场面就更加不会平静了。

  三激进中的文化运动

  胡适回国本意是要搞建设,他在回国前曾说:“吾数月以来,但安排归去后之建设事业,以为破坏事业,已粗粗就绪,可不须吾与闻矣。”

但到临动身前,他又现国内局势不佳,南北分立,“时势似不许我归来作建设事”

。胡适担心他有可能根本去不了北京。“此一扰乱乃使我尽掷弃吾数月来之筹画,思之怅然。”

[42]不过,这最多不能建设,离破坏应还有相当的距离。后来事实证明胡适不但到了北京,而且居于很能建设的地位,他倡导的文学革命也强调其建设性,但实际却很快走向破坏,这大约也可算是“不得已而做出违反其本意的非常行为”

。但这是为什么?又是“为环境所迫”

吗?是否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应可深化我们对文化运动的理解。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至少有以下六点:中国正在激进化的大潮中;社会变化造成的士与知识人社会角色的异同;作为接收者的边缘知识青年要起作用,波及精英;启蒙就要破坏;传教士的角色认定使胡必须批判;由此产生的不容忍“愚蠢”

。下文即从这些方面来考察文化运动中的胡适。

  近代中国在思想一方面,确是以不断激进化为主流。中国人的激进在与外国人比较中体现得最明显。留美学生可以说是中国人中最不激进者。但胡适观察到,康大世界学生会在1912年1o月搞摹拟投票选举美国总统时,温和派之塔夫脱,就没有一个中国人投票。中国学生基本是选威尔逊和罗斯福者各半,两氏在那时“皆急进派也”

。更有甚者,全会中“举社会党者共二人,皆吾国人也;此则极端之急进派,又可想人心之趋向也”

。[43]留美学生如此,余人不难想见。

  因为思想的激进,在社会一方面,也曾形成“的崇拜”

,社会变动的上升几乎到了唯是尚的地步。社会变化再回过来作用于思想,就形成了即是善、旧即是恶的价值判断。表现在旧势力的消长和竞争上,又以辛亥革命为一个大转变。最主要的变化即是旧之间的攻守之势变了。过去是因为旧的不好,所以要。《杭州白话报》19o2年的一段话说得简单明了:“因为是旧学问不好,要想造成那一种学问;因为是旧知识不好,要想造成那一种知识。千句话并一句话,因为是旧中国不好,要想造成那一种中国。”

辛亥革命后就完全反过来了。陈独秀在《青年》上明白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44]

  为了拥护来的西方民主与科学,中国传统的一切差不多都要反对干净了。五四文化人有意以西方为本位的取向在这里是非常明显的。当然,胡适等人外出取经所负的“使命”

原来就是要“以西洋之长,以补中国之短”

。正如严复说过的:“中国所本无者,西学也,则西学为当务之亟明矣。”

他们“但见洋人之长,而未见其短,或讳言其短”

,也是可以理解的。[45]同时,像陈独秀、胡适这样的文化人,都曾受过不同程度的辛亥革命的洗礼,在心态和行为准则上,或多或少都有些“革命气味”

。用胡适自己的话说,就是带着“正义的火气”

。由于“认定自己的主张是绝对的是,而一切与我不同的见解都是错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