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傅增湘致蔡元培》(1919年3月26日),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第286页。
[54]说详罗志田《西潮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再思》,《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3期。
[55]许氏的话引自胡适1914年12月9日日记;梁启:《给孩子们的信》(1927年5月5日),收在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第1131页。
[56]鲁迅:《科学史教篇》(19o7年),《鲁迅全集》第1卷,第33—34页。
[57]《鲁迅致徐炳昶》(1925年3月29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25页。
[58]《胡适致翁文灏》(1937年5月17日),《书信选》中册,第357—358页。
[59]毛泽东曾在湖南组织“问题研究会”
,这样重视“研究问题”
的在当时国内还不多见。参见汪澍白等《青年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历史研究》198o年第5期;恽代英信见《年谱》,第73页。
[6o]余英时:《激进与保守》,第216页。
[6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62]胡适:《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1922年),《胡适文存》二集卷二,第149页。
[63]林语堂:《机器与精神》,《林语堂论中西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第65页。
[64]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
》(1927年2月),《胡适文存》三集卷一,第211页。
[65]《谈话录》,第22o页;林、蔡往来信函载《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267—275页,下文引及不再注出;陈独秀语见《青年》第4卷第6号,1918年6月15日,“通信”
栏。
[66]傅、陈之言分别载胡适日记,1929年4月27日和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三联书店,1983,第323页。
[67]《钱玄同致胡适》(1921年7月28日),《胡适研究丛录》,第238页。
[68]鲁迅:《青年必读书》,《鲁迅全集》第3卷,第12页。
[69]《口述自传》,第23o页;郑振铎:《林琴南先生》,收在钱锺书等《林纾的翻译》,商务印书馆,1981,第17页;胡适日记,1916年7月22日。
[7o]《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所载胡适撰“通信”
;陈独秀:《我们为什么要做白话文?》,《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第1o4页。
[71]郑振铎:《林琴南先生》,《林纾的翻译》,第1页。
[72]《年谱》,第88页;《青年》第8卷第4号,192o年12月,第5—6页(栏页)。
[73]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第7页。
[74]余英时师对此有精到的分析,参见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