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五年,公元188年。
徐州。下邳。刺史府。
“唉,什么狗屁倒灶的重生,连一点光环都没有!”
“没有狗系统,就没有金手指,生在这汉末三国时代,让一个现代人,在一群“插上毛比猴精,拔了毛比人还精”
的古人之前,怎么混啊!”
“不过,这也是个好时代啊,至少有权有势,就可以为所欲为!”
享受着四个年轻貌美如花的丫鬟用纤纤玉手进行的全身“莞式”
按摩,陶应暗自一会儿吐槽,一会儿感慨。
穿越过来已经三天了,陶应慢慢消化了前身的记忆,也逐渐适应了现在的身份。
“陶应,字重光,陶谦嫡子。”
陶谦这一脉,第二代就两个儿子,大儿子陶商,小儿子陶应。
陶应,也是一个被淹没在三国历史长河中的郁闷官二代、富二代。
“唉,真可惜了‘重光’这个字啊!”
“重光”
嘛,就是日和月相合,寓意不言自明。
千年后,有个叫李煜的人,也给他起了一个字,就是“重光”
。
“看看人家,成了南唐后主。”
可再瞧瞧陶应,来过世上一遭,跟没来过一样,整个三国的词典里,除了“陶应”
二字,什么也没留下,要多寒酸有多寒酸。
“同样是官二代,再看看人家袁术!”
袁术虽然被曹操评为冢中枯骨,自不量力称帝作死,但好歹也风光无限,历史闻名。
可到了陶应这儿,不仅“称霸徐州”
的亲爹陶谦不重视,就连徐州士族、大户,都没有一个正眼观瞧的。
最终,陶谦死前,宁可“三让徐州”
于“大耳贼”
刘备,也不给儿子留半分田。
陶谦死后,无论是陶商,还是陶应,皆淹没在了历史的尘烟之中。
“不行,重生都重生了,哥一定不能重蹈只知到处游荡、不务正业、窝囊一生的陶应覆辙,哥要逆天改命!”
既然重生为“陶应”
的事实已无法逆转,陶应自然不愿意重蹈历史覆辙,让曾经生在原主身上的“悲剧”
再出现在自己身上。
“是陶应也挺好,至少哥可以‘韬光养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