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定风波古筝 > 第60页(第1页)

第60页(第1页)

  殷如是比谢璋年长几岁,又生得温婉,但其实性子却执拗得很,在谢璋丧失双亲之时便不把他当成晋朝的最后一位皇子了,只道谢璋年幼,自己得照应着他。

  这般照应着,随着年月更迭,也不知怎么就生了些旖旎的心思。

  偏偏谢璋是个愣头青,十几年的光景都没瞧出来,反而让与殷如是次见面的景行看出了点端倪。

  然而谢璋此时却没来得及思索殷如是的警示,他顺着殷如是的话音,对近段时间面对景行时的心绪抽丝剥茧,竟也慢慢地回过味来。

  思及此,谢璋狠狠地摇了摇头,默默在心里道,不可能。

  但在殷如是的眼里,谢璋说的话俨然就成了欲盖弥彰。

  在殷如是看穿一切的目光里,谢璋逃命似地离开了一枝春。哪只前脚刚迈出去,后脚便见早该离开的景行正在不远处的一个树荫下等着他。

  将近入冬,树上的枝叶落得所剩无几,有一片恰巧落到了景行的间。而后者却恍然未觉,只是将目光凝在谢璋身上,在谢璋被着目光盯得几欲落荒而逃之际,才淡淡开口道:“你做什么了?髻都乱了。”

  一面说着,一面极其自然地将谢璋散落至鬓角的碎挽上耳后,犹如这个动作做了千百遍。

  谢璋却只觉景行的指尖擦过之处,滚烫至极。

  ……

  官上任三把火。

  听人说,钟悦在来到吏部大门后,就将自己关在吏部的主事厅中,没日没夜地翻看彭城纪余严一案。

  在外人眼中,彭城一案确实是有着非常大的疑点,譬如纪余严为何会突兀地死在了大理寺牢狱中;彭城那些无户的难民们,背井离乡后去了哪里;而追查此案的户部尚书沈愈,又为何惨死于中秋之夜。

  钟悦将自己埋在书册卷宗之中,没日没夜地翻阅了数十天,终于找出了想要的东西。年轻的吏部尚书神情一顿,而后在标红的名册上,又用墨水圈了一。

  饶是灯火昏黄,透过明明灭灭的烛灯看时,仍能看到那个被做了双重记号的名字:

  谢澄。

  ……

  晚秋的天气变幻多端,谢璋清晨醒来时还是晴空万里,结果用完午饭和黄坚强在屋子里玩闹了一会儿,再出门时,雨水已经哗啦啦地落了下来。

  谢璋撑了把伞,正犹豫着要不要去大理寺接应一下谢澄,就见自己许久不见的近侍温岐,正慌慌张张地从侧屋跑进了大雨之中,一个眼神都没留给谢璋。

  谢璋站在原地,眯着眼看了他的背影半晌,而后原地逡巡了片刻,便打消了去大理寺的念头。

  只是这场雨来得及,去得并非快,淅淅沥沥地从中午下到了傍晚。

  谢澄一去无音讯,谢璋在府上等了许久,直到天色彻底暗了下去,夜色中仍没有谢澄归家的身影。谢璋心中莫名地不安起来,随后他当机立断,伞都顾不上拿,就要冲进雨中。

  然而谢府的大门此时却出“轰”

的一声响,有人推门而入。谢璋定眼一看,是常在慕容燕身边的那个老太监。

  老太监是前朝的人,慕容燕因其在宫中做到事无巨细便留下了他。谢璋与这个老太监有些交情,当初景行被迫与谢璋纪余严一起前往彭城时,就有这个老太监的功劳。

  是故谢璋只消看老太监一眼,便知是谢澄出了事。

  老太监神情没什么变化,用那副惯用的嗓子尖声道:“皇上口谕,传大理寺卿之子谢璋入宫面圣。”

  言罢,在谢璋经过身侧之时,老太监在他耳边轻轻提醒道:“纪余严。”

  旧事重提,连谢璋都没料到,纪余严死了这么久,在尸身大约都已被虫蚁啃噬殆尽之时,还能给他添上一麻烦。

  谢璋被带到御书房的时候,谢澄正一言不地跪在案边,额角似乎被重物砸过,正汩汩地往外冒着血。

  谢璋看了一眼,眼底登时升起压抑的怒火,晦暗不定中,又被主人强行压了下去。

  他老老实实地跪在谢澄身后,余光一瞥,却瞧见了一个面孔。

  吏部尚书,钟悦。

  慕容燕显然已经过一通火,在谢璋不声不响地跪下时,只是冷冷地朝他扔了一句:“璋儿,你可知罪?”

  在这个时候还装模作样地以亲昵之称唤他,谢璋听了一耳朵,只觉得胃中翻涌。

  但他确实不知道生了何事,于是缓慢地低下了头,腰背却没有弯下丝毫:“臣不知。”

  也不知这三个字触动了慕容燕的何处,方才还冷静的老皇帝,顷刻间就动了怒,连连说了三个好,才接到:“谢澄教的好儿子,真不愧是我大渝的栋梁!”

  一直一言不的谢澄见慕容燕作势又要将案上的摆件朝谢璋头顶掷去,连忙以双膝作脚,连滚带爬挡在了谢璋身前:“皇上,此事璋儿确实不知!”

  慕容燕还未出声,倒是一旁的钟悦开了口:“回皇上,臣查到的密信当中,分明有提到谢小将军,还请皇上明察。”

  什么密信?

  谢璋被谢澄护在身后,几乎掩不住眼底升腾而上的阴鸷。

  在慕容燕眼中,谢璋那副人畜无害的模样在此时更为可憎,回想起当初因惧怕后史记载他残暴无状,便留他一命的想法,眼下看来,当真是养虎为患。

  这般想着,慕容燕看向谢璋的目光中,蓦地多了一丝杀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