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叙述了东汉末年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严峻现状。那么,导致出现这种混乱局面的幕后原因,源自何人呢?为了让读者有所了解那段历史,我把汉灵帝刘宏、也就是造成东汉走向没落的始作蛹者,解构一下。
公元167年,汉桓帝刘志驾崩。因刘志无子,皇后窦妙与其父窦武商议后,选择了河间孝王刘开的曾孙刘宏继承大统,时称汉灵帝。其时刘宏尚不足13岁,面对从天而降的"
尊位"
,懵懂的他只能像"
牵线木偶"
一般,任人摆布。
随着时间推移,刘宏的胯中之物开始"
展翅欲飞"
。为了体现自己有别于先帝们的威严,刘宏下了一道"
前无古人"
之旨凡是宫女,裙内不得着穿内裤,以方便他随时、随地、随人取乐。
时间一长,此类"
随遇而乐"
的游戏,不再吸引刘宏。为求刺激,刘宏又想出一招开办"
拍卖商行"
。他每天从宫内取出一些藏品,让宫女、太监们参于竞价交易。次数一多,宫女、太监们摸出门道,就以"
串标"
方式,将价值连城的物品,分别占为己有。更有奸诈之太监、宫女,甚至懒得走"
拍卖"
渠道,顺手牵羊拿走值钱物品。史载,宫中被盗之物,不计其数。
随着宫内藏品的日渐减少,刘宏开始担心宫中"
商品"
即使最多,总有一天会被"
卖完"
,必须找出另外一种不会枯竭的商品替代。思来想去,他想到了帽子。
刘宏想到的帽子,当然不是那种戴在人们头上用来装饰、御寒的帽子,而是"
官帽“。刘宏下旨"
凡是有人想当官,都可按照朕出的标价,花钱购买。"
此举一经推出,交易空前火爆。那些有钱人,莫不争抢能够产生油水的职位。我们在《三国演义》中所看到的类似袁绍属于“四世三公"
之类的官位,其实相当一部份属于出钱购买的"
水货"
。到了后来,即使那些有着真才实学之才的官员任期到了,也得交钱购买,方能延职,以至许多贤士、名士,因没钱而卸职。
初始,刘宏亲自接洽"
卖官“生意中的大单,但时间一长,兴趣有所减弱。考虑到“帽子”
生意能给国库带来收益,必须持续地做下去才行,刘宏决定设立专门机构,并增添工作人员。想到当初开办"
拍卖商行"
时,太监们很是认真、卖力,刘宏就下旨招了一大批太监。不料新进的太监一多,管理上又成了问题。刘宏思来想去,觉得采取“以太监治太监”
的方式,比较妥当。于是他亲自钦点了平时表现不错的太监,如张让、赵忠等,成立了一个“十人小组”
,史称"
十常侍"
。
"
十常侍"